三元及第、三朝宰相——商辂的故事

2017-02-24 05:12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 T大

原标题:三元及第、三朝宰相——商辂的故事

里商村商辂花厅门前的商辂雕像

自古淳安有“文献名邦”的美誉,并非徒有虚名,古往今来,众多名人生于斯,长于斯。明朝年间,淳安就出了一个近三百年科举考试唯一的“三元及第”(解元、会员、状元)者——商辂。

商辂(1414—1486),字弘栽,号素奄,明代芝山人(今里商乡里商村人)。自幼天资聪慧,才思过人,是明代宣德十年(1435)年乡试、正统十年(1445)会试及殿试皆第一的人才。历任英综、代宗、宪宗三朝元老,官至内阁轶一品事,为一时名臣,民间称之为“三朝宰相”。

商辂勤奋学习、为官清正,从不畏权势,扬善惩恶,敢于跟各种邪恶势力不屈不挠地斗争的故事,从古到今有众多民间传说,我县曾组织广大工作者多次赴商辂的故乡里商,及全县各地进行“商辂传说故事”挖掘、搜集,共搜集到各类传说故事100余篇。

目前,商辂民间传说已被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历史:商辂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

商辂历任英宗、代宗、宪宗三朝,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后人为纪念商辂,在北京、杭州、严州,他住家的地方建“三元坊”;淳安县城和严州府城——梅城有“三元宰相”石牌楼各一座。

据了解,商辂步入仕途后,从翰林院修撰、侍读开始,历任宾部侍郎、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太子少保,是一位匡扶社稷、力挽狂澜的济世良臣。

明正统十四年(1449),御驾亲征瓦刺的英宗皇帝,在河北怀柔城外的土木堡,全军覆没,英宗被俘,朝廷人心惶惶。在国家民族危关头商辂和大臣于谦一起,坚决反对迁都,经过一番激烈争论,固守京都决策确定。同时商辂和群臣一起,具本肯请监国郕王继位,以安定人心。郕王继位,改元景泰,系岱宗。商辂襄助于谦改变虚弱边关,以减轻人民负担,其功绩彪炳青史。不久,被强敌释放的英宗皇帝,不甘心坐冷板凳的太上皇位置,暗中唆使一批旧臣,一举复辟成功,重新执政。英宗深知商辂的一片忠心,仍然和他一起商讨军国大计,但英宗又是一个耳朵软的人,在朝中一批奸臣诬陷商辂时,偏听偏信,将商辂削职为民,居家闲居。宪宗继位后,改元成化,第二年(1466)年就召商辂复出予以重用。商辂一如既往地刚直不阿,力斗权奸。

成化十三年(1477),商辂获准退养回乡养老。成化二十二年(1486)七月十八日,商辂在淳安寓中病逝,终年七十三岁。宪宗闻讯后,追增太傅,追益文毅。现在我们尊称商辂为商文毅公,就是沿用当年皇上的益称。

民间:商辂是刚正不阿不畏强权又亲民的好宰相

商辂民间传说故事并不等于历史,但却是历史的见证。它如实地反映了历史的本质,说出了人民对历史的评价。关于商辂,其故事主要特征有:一是人物形象真实性。有史以来商辂不仅是淳安的历史名人,而且是官位最高的一个。二是人物富有传奇色彩。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树立他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形象。三是故事通俗易懂。故事大多出于历代劳动人民之口,取材广泛,语言朴素,风格多样,有深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深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现本刊选摘几篇关于商辂的民间传说,供大家赏读。

民间传说一:断山界

明英宗复辟,商辂被罢了相位,回淳安里商老家闲住。每日种种蔬菜,写写小楷,看看书,访访友,日子过得倒也充实自在。

商辂有位族侄,叫商彪,他的一片杉树林与叶家村叶孝忠的山林交界。叶家村与里商村只有一溪之隔,两家常为山界纠纷不断。后来,叶孝忠病故,商彪见叶家只剩寡妇孤儿,软弱可欺,竟公然背斧上山,过界砍树。叶王氏无奈,只得托人写了诉状,状告商彪仗势欺人。

当时的淳安知县姓李,叫李明,为官倒也清正。李县令接到状告商辂族侄的诉状后,并没有立即升堂断案,他乘了一顶便桥,带了皂役文案人等,奔里商而来,向宰相请教。

商辂见父母官来访,知有要事。寒暄过后,县令取出叶王氏的诉状,双手呈上。商辂接过诉状,一边仔细观看,一边吩咐家人备酒,并请来族长陪李县令同饮。安排妥当,教人取了商彪的土地文书前往叶家村,与叶家村里正同到后山现场踏勘。商彪的文书上写明山界是“橦”树直下,而叶王氏的土地文书却写的是以“樟”为界直下,樟树在右,橦树在左,间隔十步。叶里正作证说,橦树在叶王氏的杉树林内,两家山林向来以樟为界,商辂听后,仔细一看商彪文书上“橦”字的笔迹,心里就什么都明白了。

回到家里,走进书房,取过文房四宝,在叶王氏的诉状后写道:“‘樟’‘橦’两笔差,商彪一念邪,为人当磊落,寡妇莫欺她。”

县令读了商辂的批语,立即传齐原告和被告,当堂断案。李县令断曰:“‘樟’可以加一横,人不可生异心,所伐杉树归叶氏,宰相高明。”

民间传说二:深洞岭

在里商乡政府所在地里阳的对面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山岭,是从前县城至商家源的必经之路,岭顶有个很深的石岩洞,人们称它为“深洞岭”。

传说,明朝时,岭顶洞旁有座“深洞书院”,商辂小时曾在这里读过书,后来商辂当了宰相,曾出资把深洞岭修建成一条石板大路。那时,文官到这里要下轿,武官到这里要下马。至于商辂为何要出资修建深洞岭?除了为家乡做好事外,还有另外一种用意。据老辈人说,商辂连中三元,因他是上天文曲星下凡。他在深洞岭读书时,当地的土地菩萨十分看重他,他每晚天黑回家,前面总有两盏金丝灯笼引路。他母亲每夜总坐在门边纺纱等他,见门前一对灯笼一晃,儿子后脚就进门了,心中感到好生惊奇。她想:商门有幸,此儿将来或许是大贵人,定要教育他学好,不要学坏。有一天,商辂夜读回家,他母亲发现灯笼只有一盏了,忙问儿子这天做过什么错事没有?商辂说“没有”。他母亲不信,要拿家法打他,商辂吓得躲在一边。经母亲再三逼问,商辂再三回忆,只帮一个邻村人写过一张卖妻契。他母亲马上拿出十两银子,并告诉商辂去找到了邻村人,说那张卖妻契上写错了一个字,要改一下。邻村人把契约给他,商辂一口将契约吞下肚去,然后拿出银子给邻村人,说是母亲叫他送来的,叫他不要卖妻。邻村人十分感谢。商辂回到家里。他母亲又对他说:“儿啊,你想过没有,帮人写一张契约,就要拆散人家夫妻,苦了人家孩子,这户人家不是妻离子散了吗?儿啊,今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前想后,将心比心啊!”商辂听了母亲的话,从此更加读书用功,后来连中三元,当了大官。一次省亲的路上,经深洞岭时,想起母亲的教诲,便出资修建一条石板大路,方便行人,也算是对母亲尽一片心意。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