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影响两国历史 一个被动挨打一个愈发强大

2017-05-18 11:06 互动百科
  • T大


1894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次战争的失败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而日本从战败的清政府手中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扩张,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

战后,无论是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还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都在积极探索战败的原因。时任日本首相也是甲午战争发起者的伊藤博文战后曾对李鸿章说:“您如果要寻找失败的原因,不如先去看看《海国图志》。”

学过近代史的人对《海国图志》并不陌生。《海国图志》是1841年起,由思想家魏源受林则徐嘱托而编著的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它以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为基础进行扩编。全书详细叙述了世界舆地和各国历史政制、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那这本书跟甲午战争又有何关联呢?(转载请注明“来源:百科解密APP”)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

当时这本书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一向以天朝自居的清政府自然不会接受这种观点,一些封建腐朽的人士对此书充满了不屑和鄙视。机缘巧合下,《海国图志》传到了同样封建、同样闭关锁国的日本。

当时的日本跟清政府一样,被逼签了一堆不平等条约。一群有志于改变国家状态的日本人,满腔悲愤却不知道如何去做,《海国图志》就像指引他们改革的说明书。在日本人看来,这本书简直就是天照大神送给他们的礼物,此书使他们第一次如此详尽地了解了西洋各国。很快,这些书便被如获至宝的日本官员和学者买去。由于《海国图志》极受欢迎,1854年,日本人干脆在国内翻印了《海国图志》,引起了更大规模的阅读热潮。此后,《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转载请注明“来源:百科解密APP”)


在《海国图志》的刺激和指引下,日本的改革派发动了维新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当时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的日本为了发展经济开始对外侵略扩张,中日甲午战争就是日本对外扩张的重要一步。

(全文完)

责任编辑人:智能抓取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