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史丨一部印度片带火史上最“亲密”运动,干这事北京人很拿手哟
- T大
看看这架式,把摔跤称作史上最”亲密”运动不为过吧。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一部以女子摔跤为主线的电影,轻松拿下8亿票房,成为近期票房榜冠军。看完片子,很多人点赞,女主角好美好飒,没想到印度人竟能将摔跤拍得如此好看。拜托,这可是电影好伐,梦想掉进现实试试,小编忍不住,要贴个标语先——小编是真心不喜欢女子摔跤、女子举重、女子柔道这样的暴躁运动,“力有了,美没了”,真拿我们女人当人呀。
言归正传,《摔跤吧,爸爸》大火,很多人并不知道,摔跤这事,在北京这地界也曾红火一时,一句话,这运动北京人在行。
中国式摔跤,老北京也叫撂跤。
撂跤是体育项目吗?标准答案是:既是也不是。在1994年前,撂跤还是全运会比赛项目;之后不知道什么原因,撂跤被撂出了全运会;再此之后,撂跤就变成了文化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言下之意就是没多少人玩了呗。
事实上,早期的摔跤其实是很暴力的。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摔跤作为练兵的一项军事科目出现在典籍。那时的摔跤高手都是按杀手的方式培养的。春秋时,宋闵公手下有一员大将叫长万,是当时闻名于世的大力士,由于宋闵公揭露长万曾被鲁师所俘的历史,长万一怒之下,竟将宋闵公摔死了。
秦汉时摔跤开始娱乐化,三国时,曹操不仅把摔跤作为训练士兵的科目,还将它列入百戏之内。唐末朝廷建立相扑棚,入选者称为相扑人,每当朝会、宴聚、祭祀,相扑人专门进行表演。元朝蒙式摔跤与和汉族摔跤融合。1638年,明朝官员陈元斌东渡日本,后留居日本。为啥不回?明朝亡国了呗。陈元斌就这样把中国武术和摔跤带到了日本,于是日本相扑和柔道的祖师爷驾到了。
康熙皇帝曾主持建立善扑营。看这架式,王侯们貌似很喜欢群殴的场面哟
摔跤尤盛于清朝,当时称为“布库”(满语摔跤者)。康熙皇帝曾主持建立善扑营,以选拔训练优秀摔跤手拱卫京畿。当时食俸禄的布库称为“官跤”或“官腿”,民间的称为“似跤”或“私练”。
现如今,50岁往上的北京人撂跤应该还是有印象的——邻家院中垫上黄土(跟《摔跤吧,爸爸》中的乡村练习场原来是一个档次滴),几个后生穿好褡裢开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牛街、朝阳门、崇文门、马甸等地遍布“私跤场”。牛街更是有名的“跤窝子”,还是那时候的人老实,要放在今天,肯定下注声震天响了。那时候的牛街一带,稚齿小儿会使绊儿,八旬老翁能“说手儿”(一种摔跤技法),因此涌现出了许多叱咤风云的摔跤手。
时过境迁,但一些老北京仍对撂跤痴心不改。每天一大早,一位年近八旬老者都会在日坛公园晨练,轻盈地踢腿、下腰、抻筋。很少人知道他就是以“一脚震朝阳”绰号走江湖,京城著名的“撂跤韩”韩铁良。
韩铁良1940年生于朝外,幼时没有什么可玩的,偏巧邻居家有个简陋的黄土地跤场,五六岁时他就知道了“长怕抱腰、短怕薅、胖子怕转悠”等“跤令”。上小学后,他就常找机会比试,吃败仗是经常事。看他人小胆大,就有热心人在场下给予他指导:“小子,你无肌溜瘦的不能老使蛮劲,必须学会招式才能一巧破千斤。”(《摔跤吧,爸爸》高潮处不是照这抄的吧。)
图中人非文中人。右图来源博客三分白的相册
渐渐地少年韩铁良慢慢悟出了以智取胜的门道,身材算不上强壮的韩铁良渐渐在撂跤场有了名气。 当时朝阳门一带,有很多家“私跤场”,撂跤爱好者众多,而且人才济济,跤坛名家“姚氏三雄”、陈三巴、景二伯、邓四巴、于祟福等都活跃在那一带。韩铁良回忆,当年撂跤讲究以武会友。“跤人要有跤胆和跤德,我打比赛时不倚强凌弱,进攻中从不砸人、落人。”
1957年东城区中国式摔跤比赛。韩铁良正在二十五中读初二,谁也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文弱小将闯进了决赛,对手是大他好几岁的一名年轻工人,最终韩铁良借力使力用了一招“缠刁”摔倒对方夺冠,从此声名鹊起。一位摔跤元老来到朝外跤场要“见见生手”(交流、比试),韩铁良竟也三战三胜。如今韩老依然记得那次交战的细节,对手擅长使用勇猛的“揣”和“挿打”,韩铁良却靠绝活踢最终获胜。韩铁良还有一个绝招:“离”,又称“两变脸”(类似于声东击西的招术,这不就是《摔跤吧,爸爸》里的致胜术吗?)。当年韩铁良就用“两变脸”赢过北京市摔跤锦标赛冠军。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摔跤名人辈出。令韩铁良记忆犹新的是与跤坛名宿李宝如在“市锦赛”上会师决赛。那时,李宝如是享誉跤坛的大家,他的“抢、攥、登、借、散”战术风靡一时。比赛开始,韩铁良趁对方移动脚步之际,使出最拿手的“踢”,赢了首合,接下来竟连拿6分。姜还是老的辣,李宝如最终还是以13:7赢了小字辈。虽然韩铁良败了,但这一老一少的精彩对决也成了北京摔跤史上经典一幕。
来源:浅谈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