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张璐:让硅谷人服气的中国女孩
- T大
本期嘉宾
Fusion Fund 创始合伙人 张璐
张璐,年仅28岁的内蒙古女孩,刚刚入选美国《福布斯》杂志风险投资领域“30岁以下30位俊杰”榜单,也是首位获得该领域“荣誉主题人物”称号的华人。张璐由硅谷基金界大佬菲尔•保罗提名上榜,此外她还拥有许多其他大佬级别的导师。和许多人想象的从事风投行业的背景不同,这个看起来平和的邻家女孩,还是个理工科出身的技术达人。
直爽执着的西北女孩
跟很多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华人创业者不同,张璐并非从小就生长在美国,出国的时间甚至并不长,她2010年从天津大学本科毕业,被斯坦福大学录取,才到了美国就读硕士课程,是个纯粹的中国女孩,从小生长的环境都在国内。
从小,西北女孩张璐一直觉得自己只是个普通女孩,除了好胜心强、胆子大外,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甚至于说到最叛逆的事,她也只能想起“翘课”。然而在她看来,真正的叛逆是在骨子里的。
我是希望能够挣脱开,比如说有些时候大家给你设定的一些女孩子或者说是你在这个年纪应该做的事情,我可能就是由于这种叛逆的心态,对自我的这种追求非常明确,我要做我自己,我要成为一个特别不一样的人。
”张璐的创业之路起源自斯坦福。在斯坦福大学就读硕士时,张璐提出了该校中国留学生中唯一被工学院选中的一个创业项目,并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专利。张璐由此创办了医疗科技公司Acetone,两年后,公司被全美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Boston scientific收购。张璐功成身退,转而投入风险投资行业。
当时确实胆子比较大,因为很多学生也在中途可能坚持不住就退掉了,我当时就想说坚持一下,能有多难。但后来发现确实非常难,真的非常非常辛苦。
”当问及创业时遇到的最大的挫折,直爽的张璐脱口而出:每天都是大挫折。
“我相信每个人做公司都不会说不犯错误,但重点就是你不要犯致命的错误就好,在犯错误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给自己创造这种小的挫折或者挑战。但是一个一个把它解决掉,到最后就是这个公司能够发展下去的原因。
”硅谷提供从零到一的完整支持
张璐坦言自己是硅谷文化的极大受益者,她认为硅谷除了构建完整成熟的创投生态系统,还为创业者提供了包容开放的环境。
“在这个环境里,他对于从零到一的支持非常完整,斯坦福可以给你创新思维的一个教育,同时,硅谷很多这样的创业导师,他愿意去帮助这些年轻的创业者;另外一个就是资本,可能几十年前成就一个百亿级别的公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现在可能十年就达到了,中间就是有VC资本作为催化剂的作用;另外硅谷很厉害的是这边有非常杰出的人才。这边很多大型公司,他们并不是说要求员工一定要从一而终,在我这待5年10年,你很难看到。所以大家有这种文化,也会有这种相对来说容忍的心,你将来回来的时候我还欢迎你。
”技术发烧友创办基金的诀窍
学材料科学工程出身的张璐,是个技术发烧友,她认为中早期的投资是属于科技行业的,所以她技术工科的背景,和创业、企业运营的经验都很有帮助。她的基金从一开始起就建立了自动更新维护的数据库,提高团队信息沟通的效率和透明度。此外,她还依靠数据分析让投资决定更有据可循。
“我们从趋势判断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很重要的数据是看这个方向是越来越多的人进去,还是越来越少的人进去。我们并不会看说是不是现在总量很大,而是说,有些时候看到媒体上很热的一些点,我们真的仔细分析会发现越来越少的创业者在进入,这是一个衰减的趋势,那这个方向我们不会再去碰。如果一个方向有一点小的规模,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在往里走,我们觉得这个方向实际上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此外,张璐的基金在挖掘项目方面也有创新。张璐并不满足于大学、天使投资人和创业者族群等传统发掘项目和人才的源头,她的公司建立了自己的人才库,从创业企业到上市公司,都有她的项目顾问,帮助她的基金留意科技圈中的创业尖子,第一时间把握投资机遇。
中国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张璐在硅谷成功崛起,正因为她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做正确的事情。在中美经贸往来日益紧密的今天,她刚好扮演了联系人的角色,一方面帮助美国资本和企业进入中国,一方面帮助中国企业进入美国。
“我非常明显的感受到从2012年到现在2017年是一个很大的变化的过程,他刚开始是希望说我可以把你推到一个地方说你可以像我一样,完全像我一样去做事情。后来到一个阶段会发现说,这个事情好像很难达到,中美确实是不一样的。既然我又非要和他合作的话,我确实要去理解他,同时找到一个更好的方式去跟他形成一个和解和合作。
”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张璐也期待自己可以成为中美交互的小支点。她认为中美在对话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形成合作的前提:彼此信任,以及彼此价值、利益的认可。
“实际上历史上伟大的公司只有那么几家,我相信下一代我们能够称之为伟大的公司,一定是全球化布局,全球化视野的,而这个全球化最重要的两个点就是中国和美国。美国现在工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比较自动化的层面上了,所以创新型产品要考虑到它嵌入式的成本。但中国不一样,它可能自动化还没有那么高,所以它现在可以跳跃,我可以直接建新的生产线,新的智能工业一个大的厂房,就是完全用最新技术的,但这个就是跳跃了一个过程。所以我觉得像这种方向,实际上中国是有这种弯道超车的机会。
”除了搭建中美资本沟通的桥梁,张璐还有更远大的抱负:通过大概10年到15年的努力,搭建硅谷顶尖的基金。
“因为确实现在在硅谷比较一线的基金里面还没有华人创始做出来的,它毕竟还是一个相对传统或者说白人占主导的这么一个行业。但是我觉得我们拥有一个巨大的时代优势就是中国的崛起,以及中美市场深度的一个交互,这也会赋予我们很多额外的这种优势。
”访谈结束前,张璐给年轻人写下建议:
“Never limit your potential, take risk and go for it!
永远不要限制你的潜能,勇于冒险,追求梦想!
——Lu Zhang 张璐
【张璐推荐书单】
1、《奇点临近》(The singularity is near)
作者:【美】Ray Kurzweil
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作为21世纪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深刻揭示了科技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本书结合求解智能问题的数据结构以及实现的算法,把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应用于实际环境中,并从社会和哲学、心理学以及神经生理学角度对人工智能进行了独特的讨论。本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展示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现象作为一种“奇点”思潮,揭示了其在世界范围内所产生的广泛影响。本书全书分为以下几大部分:第一部分人工智能,第二部分问题延伸,第三部分拓展人类思维,第四部分推理,第五部分通信、感知与行动,第六部分结论。本书既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思想和算法,还描述了其各个研究方向最前沿的进展,同时收集整理了详实的历史文献与事件。
2、《全球通史》(A 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
作者:【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
内容简介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潜心力作自1970年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第7版在保留原文精华的基础上,融入了时新的研究成果,新增了数百幅生动珍贵的图片和脉络清晰的地图,使这部名著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加完善。
本书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后经作者多次修订增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文笔隽永、笔力深厚、才思横溢,整部著作前后一贯。 近年来,在作全球观点或包含全于内容重新进行世界史写的尝试中,最具有推动作用的那些著作恰恰是由历史学家个人独立完成的,其中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最为著名。
3、《看不见的城市》(Le città invisibili)
作者:【意】伊塔洛·卡尔维诺
内容简介
“看不见的城市”是不存在的城市,却是完美的,存活于(马可波罗或忽必烈的)脑海中,由所有不完美的城市的不同优点组合而成。忽必烈十分渴望找到这座城市,但听过马可波罗对其他城市的描述后,大汗就知道它根本不会以城市的形式被建造出來。
卡尔维诺认为他“写了一种东西,它就像是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作城市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也许我们正在接近城市生活的一个危机时刻,而《看不见的城市》则是从这些不可生活的城市的心中生出来的一个梦想。”
撰稿:施纯志
编辑:黄雪迪、倪塑 、蒙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