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声音|意大利作家专辑
- T大
原标题:周日声音|意大利作家专辑
1、“有时候,我们就是要美好,哪怕,哪怕它是假的。”——阿尔贝托·莫拉维亚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 1907-1990)是意大利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曾任新闻记者和杂志主编,并曾任国际笔会主席。他在长达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事,发表了数十部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集。他以描写世态炎凉,缺乏爱情闻名。他以写实的笔法,通过发生在人们身边的平常故事,触到了人的心灵深处。他的作品在意大利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学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29年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冷漠的人们》,描写年青一代在法西斯统治下精神的空虚,获得声誉,后遭法西斯当局禁印。另一长篇小说《期待成空》亦触怒当局。主要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瘟疫集》、《罗马故事》、《天堂》、《另一种生活》,长篇小说《假面舞会》、《乔恰拉》、《愁闷》、《注意》和《内在生活》等。注重心理分析,对人物的两重性格和病态心理倾注较多的笔墨。
回复v648收听阿尔贝托·莫拉维亚的一段珍贵的采访录音。
2、“三十岁的你比二十岁的你更深刻地理解很多事物,也更能忍受它们。”——普里莫·莱维
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 1919-1987),意大利作家、化学家以及奥斯维辛174517号囚犯——这两种身份与经历建立了他写作的基础。他出生于都灵一个犹太家庭,成长于法西斯时代,受到当时的《种族法》的直接影响。
莱维30年代在都灵大学攻读化学,并最终在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教授帮助下拿到化学博士学位。1944年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俘,莱维公开了他的犹太人身份,于是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战争结束,他回到都灵继续当化学工作者。1948年,莱维出版了第一本书。此后数年,一直笔耕不缀,撰写一系列文章,涉及诗歌、小说、散文、回忆录等各个领域,但所有这些文字的实质都是一致的:它们无一例外,都在书写集中营的生活、回忆与反思。这些文字,是创作,更是证词。
普里莫·莱维以生命完成了对纳粹暴行的见证,他的简明易懂的作品是对生活奇妙的赞颂,证明了人类的精神无法被战胜,以及人类通过富有意义的作品、道德和艺术击败死亡的能力。代表作《如果这是一个人》 、《猴子的痛苦》、《如果不是现在,是何时?》、《制镜者》等。
回复v649收听亲自朗诵他的作品。
3、“真实人生中,我们往往在大势底定无可更改时才迟迟进场,却又在胜败未分的浑沌中提早离席。”——安伯托·艾柯
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 1932-2016),1932年1月5日出生于皮埃蒙蒂州的亚历山大,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
《剑桥意大利文学史》将安伯托·艾柯誉为20世纪后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并盛赞他那“贯穿于职业生涯的‘调停者’和‘综合者’意识” 。艾柯的世界辽阔而多重,除了随笔、杂文和小说,还有大量论文、论著和编著,研究者将其粗略分为8大类52种 ,包含中世纪神学研究、美学研究、文学研究、大众文化研究、符号学研究和阐释学研究等。代表作《开放的作品》、《启示录派与综合派》等。
以下是安伯托·艾柯的一段珍贵的采访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