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年前,这张可能是史上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摇滚专辑,诞生了!
- T大
原标题:50 年前,这张可能是史上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摇滚专辑,诞生了!
1967 年 6 月,披头士发布了专辑
《佩珀军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而下面这张人物众多的唱片封套
则成为了史上最具有知名度的平面设计作品之一
封面中央,The Beatles 的四位成员身穿彩色军服(真人的旁边还摆着他们的蜡像),带点嬉皮气息,留着胡子,手拿乐器,被他们的朋友、前辈,以及给他们带来启发的人物所围绕:从《资本论》作者卡尔·马克思、美国恐怖小说宗师爱伦·坡、英国作家赫胥黎、威尔士诗人迪伦·托马斯,从心理学家荣格、弗洛伊德,到歌手鲍勃·迪伦、影星马龙·白兰度、玛丽莲梦露、秀兰·邓波儿,甚至是印度教上人玛哈沙耶等等……
据说披头士和设计师 Peter Blake 为了这张封面伤透脑筋:为了版权,他们要一个一个征询来自仍在世的封面人物的许可。同时为了避免踩到基督教会敏感神经而不放上耶稣,担心印度市场而撤下甘地,美国影星 Leo Gorcey 提出的版权费太高不行,还有希特勒……当然是不行了。
这张专辑封面非比寻常地热闹,尤其是看到封面下方的红花排出 Beatles 字样,而正中央的大鼓上写着“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至于封面上有没有出现大麻,那大概是个谜……
此外,《佩珀军士》还是最早使用折页式封套、打印歌词、装饰内袋、免费礼品和由著名艺术家设计封面的一批专辑之一。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 1966 年 12 月,由于当时没有巡演计划的干扰,披头士首次得以全心投身录音室,并在此期间创作出了非常多的作品,包括单曲《潘尼巷(Penny Lane)》、《永远的草莓地(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和专辑《佩珀军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他们破天荒地花了一百零五个小时来录制这张单曲唱片的正反面歌曲,之后又继续花了五个月的时间录完了专辑。
保罗将整张专辑构想成了一台演出,虚构了一支爱德华七世时代的铜管乐队,穿越时空,来到了这个充满迷幻色彩的年代,演出表演者当然是演奏电子乐器的披头士乐队。
保罗的初衷是想两种风格(迷幻和传统的英式风格)都不放弃,写老式歌词,演唱时又表现出强烈的讽刺性和迷幻意味,同时标题体现六十年代后期崇尚超长、超现实的乐队名字的时尚,如杰斐逊飞机乐队、水银信使服务、难以置信弦乐队、老大哥和控股公司等。“他们有点儿军乐队的感觉”,保罗说,“但也还是摇滚乐队,因为他们有那种旧金山的感觉。”
半年后,1967 年 6 月,《佩珀军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在众所周知的“爱之夏”(Summer of Love)发布,并成为了“爱之夏”的最佳代言。
而佩珀军士这个名字的来源很有争议。一种说法是披头士的前巡回演出经理人梅尔·伊凡斯将胡椒盐(Salt’n’Pepper)戏称为“佩珀军士(Sgt. Pepper)”(二者发音相似);另一种说法是该名取自在美国大受欢迎的软饮料“胡椒博士”(音译就是佩珀博士)。
在那个夏天,“爱之夏”由旧金山的嬉皮士发起,之后遍布了整个西方社会。对任何一个生活在当时的年轻人而言,听到这个音乐的同时,就好像又看到了珠子项链和土耳其长袍,听到了叮叮当当的铃铛声,闻到了伪装成线香的大麻的香气。
We're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We hope you will enjoy the show
We're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Sit back and let the evening go
1967 年 7 月的《时代周刊》封面和拿着《佩珀军士》唱片的披头士乐队
在这里,我们一起回顾下《佩珀军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中收录的四首重要歌曲:《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She's Leaving Home》《Within You Without You》《A Day in the Life》,看看披头士乐队,或者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保罗·麦卡特尼(对,很多人认为这一次不是约翰,而是保罗)是如何用音乐影响了一个时代。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1967 年初的一个下午,朱利安·列侬从幼儿园放学回家时带回了一幅彩色图画,他说他画的是他的同学——四岁的露西 ·奥唐纳。朱利安给爸爸讲解他的艺术作品,说这是露西——“在缀满钻石的天空中”。
约翰一下子就被这句话吸引了,激发了他的联想使他创作出了梦幻般的歌曲“露西在缀满钻石的天空中”,人们认为这首歌与《佩珀》专辑中的另两首歌一样,都与毒品有关。虽然约翰不太可能没有服用迷幻药就写出这样一首幻想曲,但是他对超现实主义、文字游戏和刘易斯 ·卡罗尔(《爱丽丝漫游仙境》作者)作品的热爱同样影响了这首歌的创作。
把标题的首字母挑出来可以拼成迷幻药的缩写 LSD,这似乎就证明了这首歌描写的是一次迷幻药之旅。不过不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在私下里,约翰一直都是否认这种说法的,而他向来都不避讳谈论涉及毒品的歌曲。他坚称标题是取自朱利安对他的画的解释。朱利安自己回忆道:“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给它取这样的名字,也不知道为什么它跟别的画不同,但是那时我显然很喜欢露西。我在学校制作或者画了任何东西总会拿给爸爸看,而这幅画则激发他创作了歌曲‘露西在缀满钻石的天空中’。”
约翰称歌中幻象的灵感来源于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镜中奇遇》一书中“羊毛与水”这一章节。在这一节中,爱丽丝被王后带到一艘划艇上,沿着河顺流而下,忽然之间,王后变成了一只绵羊。
在约翰小的时候,《爱丽丝漫游仙境》和《爱丽丝镜中奇遇》是他最喜欢的两本书。它们是他收到的生日礼物。在一次访谈中他说,通过阅读这两本书,他意识到自己头脑中产生影像并不表明他精神错乱。“对我来说,超现实主义就是现实,迷幻景象对我来说就是现实,一直都是。”
保罗到威布里治写歌时,约翰只完成了歌曲的第一段与和声部分。为完成余下部分的创作,他们相互交流歌词和意象,保罗想出了“报纸出租车”和“玻璃纸花”,约翰想出了“万花筒眼睛”。
《She's Leaving Home》
1967 年 2月,保罗偶然在报纸上读到一篇报道,讲述了一个当时正在准备普通教育资格 A 级水平考试的十七岁伦敦女孩选择了离家出走,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有音信了。文中引用了她那万分痛苦的父亲的话语:“我想不明白她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她在这里要什么有什么。”
有关青少年离家出走的主题在 1967 年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作为缔造非传统性社会的一部分,反文化领袖蒂莫西·利里曾怂恿他的追随者们退学、放弃教育机会,选择直接就业。于是大批年轻人蜂拥向了反文化运动的中心——旧金山。美国联邦调查局宣布:据记载,那一年有九万人离家出走,创了史上最高记录。
保罗仅凭着这则报纸上的故事就创作出了一首感人的歌曲,歌中讲述了一个女孩偷偷从她那虽然体面、却幽闭恐怖的家中逃跑,在多姿多彩的六十年代寻找乐趣和浪漫的故事。他那时并不知道他的推测是多么地准确,也不知道他三年前还曾经见过这个问题少女。
故事中离家出走的少女名叫梅兰尼·科,是约翰和埃尔希·科的女儿,生活在伦敦北部的斯坦福山。“这首歌最令人惊讶的是它所描述的生活和我的生活一模一样,”梅兰尼说,“它引用了父母的话——‘我们给了她一切钱能买到的东西’,这和我的情况完全相同。”
“接下来有一句歌词是‘孤独地生活多年后’。这句对我来说一语中的,因为我是家里的独生女,我总是感到孤独”,梅兰尼继续说,“我从没有和父母沟通过。我们之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我之所以离开是因为我再也无法面对他们。歌曲一发行我就听到了,我感觉它就是在讲和我情况类似的人,但是做梦也没想到讲的就是我的故事。”
1963 年后期,具有传奇色彩的电视直播秀《各就位、预备,跑!》开播后,她经常在该节目中担当舞蹈演员。“我对舞蹈充满了激情。我对当时的音乐也很着迷,迫切地期待下一首歌的发行。歌中唱道:‘有些事被否决了’,我就是那被否决的。他们不让我做我自己。我一直寻求快乐和柔情。我妈妈一点都不柔情,她从未亲吻过我。”
1963 年 10 月 4 日星期五,梅兰尼在《各就位、预备、跑!》里的一场哑剧比赛中获胜。巧合的是,这碰巧是披头士首次上这档节目,为她颁奖的正是保罗 ·麦卡特尼。之后,每名披头士成员都为她亲笔写了一句话。“因为我一整天都在演播室里排练,”她说,“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在披头士身边。保罗并没有那么健谈,约翰看起来非常冷漠,但是我同乔治与林戈聊了天。”
《Within You Without You》
1965 年,乔治接触到了锡塔尔琴,因此开始对东方思想产生兴趣,他在拉维·香卡的指导下学习演奏,在“拥有你,失去你”这首歌中,他首次对他刚刚接触到的哲学做了明确的陈述。
这首歌是以回忆对话的方式写的,歌中提出这样一种观点:西方个人主义观点——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我意识——是建立在提倡分离与分隔的错误观念之上的。为了拉近我们彼此,消除我们之间的“距离”,我们需要摒弃这种错误的自我意识,并且要明白我们在本质上是“一体的”的道理。
尽管“拥有你,失去你”这首歌中所表达的观点取自印度教义,但它触动了当时试用迷幻药的人们的心弦。通过用化学药物来摧毁自我意识,迷幻药服用者们常会感到融进了一个更大的“宇宙意识”中。那句“赢得了世界却失去了你的灵魂”是耶稣对世人的警告,记录在两本福音书中。(《马太福音》第 16 章第 26 节,《马可福音》第 8 章第 36 节。)
乔治是一次在克劳斯·沃尔曼家参加完晚宴后,开始创作这首歌的。克劳斯·沃尔曼是一位德国艺术家兼音乐家,曾为《左轮手枪》设计封面。那天晚上是典型的六十年代嬉皮派对,大家抽着大麻,聊着许多漫无边际的想法:“我们都在谈论错误观念给我们竖起的高墙和人与人之间流动的爱,但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们都高谈阔论着。真有点荒谬。好像我们忽然间都变成了哲人。我们都感觉似乎已经窥见了宇宙的真谛。”
1967 年,乔治在《国际时报》的一次访谈中说:“我们是一个整体。意识到人类相互关爱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这是很棒的心灵共鸣,能让你觉得舒服。你可以通过瑜伽、宇宙梵颂和其他类似的方式获得这种共鸣。我的意思是它是一种迷醉感。这种迷醉感不论你在何地都会产生。它与毒品无关。它只存在于你自己的头脑中,是一种领悟。太迷醉了。能让你一下子进入灵界。”
录制“拥有你,失去你”的时候,除乔治外乐队的其他成员都没有在场。他和尼尔·爱斯宾纳打鼓,同时录音乐师演奏其他各式各样的乐器,包括迪鲁巴琴、手鼓、小提琴和大提琴。
“歌曲最后的笑声是乔治·哈里森的。他只是认为加入笑声是个好主意,”马丁回忆道。
《A Day in the Life》
约翰曾将两首未完成的歌合到一起,创作了歌曲“她说,她说”。但这次是他首次分别将一首自己未完成的歌和一首保罗未完成的歌放到一起,创作了这首专辑中最具挑战性的单曲。
约翰没完没了地阅读报纸,因而有了这首歌曲的创作。
其中“兰开夏郡州布莱克本市的四千个破洞”摘自 1967 年 1 月 17 日《每日邮报》的“四面八方”专栏。专栏中报道说,据布莱克本市议会的道路破洞调查显示,该市道路破损处的数量是人口数量的二十六倍。约翰怎么也想不出对应“小(small)”的押韵词来完成“现在他们知道有多少破洞需要填补”这句歌词,他学生时代的好友特里·迪恩建议他使用“阿尔伯特音乐厅(the Albert Hall)”。
有关英国军队赢得战争的电影肯定是指《如何赢得战争》,这部电影直到 1967 年 10 月才公映,但在公映前就受到了热议。
那个“在车中脑浆飞溅”的男人是塔拉·布朗尼,一位与披头士乐队交好的爱尔兰社交名流。1966 年 12 月 18 日在一场车祸中去世。保罗也参与了这部分歌词的创作,但他那时并不知道约翰心里想的是塔拉·布朗尼。他以为他写的是“一个醉酒的政客”。保罗 1966 年第一次吸食迷幻药时就是和布朗尼一起。
保罗未完成的歌曲是一首活泼轻快的歌,讲的是起床后准备去学校的事情。它被夹在了约翰歌曲的二三段之间。“结合之后,这首歌就变得完全不同了,但碰巧两首歌挺相配,”保罗说。“它只是我回忆当年在路上狂奔着追赶校车去学校,抽着烟走进教室的情形。它是我对校园生活的回顾。我会吸一根伍德拜恩(一种廉价的未过滤的英国香烟),有人开始讲话,我就开始做梦。”
歌中提及了吸烟、做梦和“刺激”,因而在许多国家都被禁播了。甚至还有一些人相信布莱克本的破洞就像保罗渴望修补的破洞一样,是吸食海洛因造成的。
1968 年,保罗承认“生命中的一天”就是他所说的“刺激的歌”。“这是这张专辑中唯一一首故意挑衅的歌,”他说。“但是我们的目的是刺激你们去发现真相,而不是去吸大麻。”
乔治·马丁评论说: “‘醒来,爬起床’肯定是指大麻,但是‘修补破洞’与海洛因无关,‘露西在缀满钻石的天空中’也与迷幻药无关。那时,我强烈怀疑‘上楼去吸根烟’这句话暗指毒品。他们总是躲开去吸一点毒品,但是从不在我面前这样。他们总是去食堂,麦尔·伊万斯负责放哨。”
(完)
以上整理自上海译文出版的
《披头士:歌曲背后的故事 1962 - 1970》
如需转载还请私信联系
相关图书推荐
《披头士:歌曲背后的故事 1962 - 1970》
[英] 史蒂夫·特纳|著
吴杨|译
《披头士:歌曲背后的故事 1962 - 1970》是一部记录披头士乐队歌曲创作心路历程的百科全书式作品,近两百幅幅珍贵照片,详细记录披头士乐队从 1962 年到 1970 年录制的歌曲以及歌曲背后的故事——生动、有趣、幽默、感性,流行乐界的昨日辉煌、“披头士热”的风潮仿佛一一重现。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从 1962 年至 1966 年披头士初创,第二部分是从 1967 年至 1970 年披头士解散。
本书现已上市,长按下图二维码即可购买
《约翰·列侬书信集》
[英] 亨特·戴维斯|编著
遇晨|译
《约翰·列侬书信集》是披头士主创约翰·列侬一生书信的首度结集。列侬是有史以来全世界最伟大、最著名的音乐人,本书首度将这位传奇人物一生写给朋友、爱人以及陌生人的所有书信以书籍的形式集结出版——这些信件有的妙趣横生、增广见闻、聪明睿智、诗意盎然,有的又令人黯然神伤、心碎肠断。全书共收录约翰·列侬不同时期的照片、书信及明信片的手迹近三百件,其中不乏列侬的亲笔插画、涂鸦和玩笑之语,极具收藏价值。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购买《约翰·列侬书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