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 | 圆明园里也有西湖十景,你知道谁“搬”过来的吗?

2017-07-17 16:54 北京晚报公号
  • T大

原标题:涨姿势 | 圆明园里也有西湖十景,你知道谁“搬”过来的吗?

近日,圆明园迎来最大规模考古发掘,截至目前,圆明园出土文物达5万余件。对大多数游客而言,最吸引人的还是圆明园内的景观。有趣的是,圆明园中的不少景观与杭州西湖有着密切的关联。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圆明园中的“西湖十景”。当然这十景无论是规模还是意境自然不能和杭州相比,但也都不乏各自的特色。我们不妨一起揭开历史的尘封,看看圆明园的“西湖十景”与原版有哪些异同。

苏堤春晓

“西湖十景”

该图为圆明园四十景中的

“曲院风荷”,图中九孔桥

西北侧的长堤便是“苏堤

春晓”。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对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百姓为了纪念苏轼对西湖所做的贡献,便将他主持修筑的河堤称为“苏堤”。 因在春天时“苏堤”的景色最美,因此西湖十景中,便将这里列为“苏堤春晓”而传于后世。

乾隆皇帝在圆明园中也“复制”了“苏堤春晓”这一景观。当年,此处景观有一座三间卷棚顶的敞轩,上悬“苏堤春晓”匾额。敞轩南北则是一条长度达200余米的河堤,河堤东侧即曲院风荷景区的大型荷花池,西侧则是一条溪流,一池一溪大致模拟了西湖的样貌,到了花树繁茂之际,颇有几分西湖的意境。

三潭印月

“西湖十景”

该图为圆明园四十景中的

“蓬岛瑶台”,最左侧三座

小塔处便是“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在西湖之中的一处小岛旁,由三座瓶形的石塔组成。后来这些石塔随着岁月流逝而逐渐毁坏,后在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由钱塘县令聂心汤重建。

圆明园内的“三潭印月”位于圆明园四十景的“方壶胜境”中的涌金桥以西一片相对独立的水域中。当年,其主体建筑是位于景区东部的一道九曲临水的廊桥,而其中央则是一座重檐四角方亭,上面悬挂“三潭印月”匾额。当年,站在亭子上向西面的水域望去,便能看到在水中树立起来的三座葫芦状石塔,这便是模仿西湖三潭印月的三座石塔。

雷峰夕照

“西湖十景”

图为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中

的“涵虚朗鉴”,最下方即

为“雷峰夕照”的大殿。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西湖边上雷峰塔也成了游客们的必游之地。这座宝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于南宋时重修,经过整修后的雷峰塔可谓金碧辉煌,尤其是在落日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璀璨夺目,因此时人以“雷峰夕照”来命名此处景致。

圆明园的“雷峰夕照”位于福海东岸的涵虚朗鉴景区的最南部,这个版本中的“雷峰塔”是一座西向的三开间殿宇。相比于西湖,这里更适合在日落时分站在敞厅中欣赏西山的落日。如今,在“雷峰夕照”仅存大殿基址,不过夕阳西下时,这里依然是远观西山落日的绝佳之处。

曲院风荷

“西湖十景”

该图为圆明园四十景中的

“曲院风荷”。

西湖的曲院风荷景致原名“麯院荷风”,麯院本指宋朝时候设置在西湖一带的官家酿酒作坊,这座作坊的旁边有一座水池,池中遍植荷花。但此景致在南宋灭亡之后便逐渐衰败,到了清代,康熙皇帝将此处略加修葺,并将其命名为“曲院风荷”。

圆明园中的“曲院风荷”在“西湖十景”中是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处,其主体为南北长400余米,东西宽近150米的水池,这座水池也是杭州西湖的一个缩影。不过这处景观还有着自己的特点,如池水中央有一座九孔石桥,将湖水一分为二,站在任意一处远观此景,都有几分“长虹卧波”的感觉。

平湖秋月

“西湖十景”

该图为圆明园四十景中的

“平湖秋月”。

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是一处较为宽泛的景致,是西湖一些特色景观的综合。平湖自然指的是西湖,而秋月则无疑是秋日的月亮。当然欣赏“平湖秋月”的最佳时刻自然是月圆之夜,而赏月的最美之处当属白堤西端康熙皇帝御题“平湖秋月”碑处。

乾隆时期,欣赏圆明园“平湖秋月”的位置也颇有几分西湖的神韵:其东侧为石桥和“双峰插云”景观,西侧则连接廓然大公景区,北侧倚靠一组不高的小山丘,南面则是水面宽阔的福海(模拟杭州西湖)。如今,只有一座新立的“平湖秋月”石座,提示游客想象昔日的盛景。

花港观鱼

“西湖十景”

图为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中

的西峰秀色,画面居中偏

右侧小桥处即为花港观鱼

“花港”原本只是南宋时杭州一处私家园林内的景致,园内开凿了一方水池,并在里面蓄养各色鱼类,因为景致别有韵味,也引得无数文人雅士的造访,并由此得名为“花港观鱼”,但园林随着岁月的变迁逐渐荒废。康熙年间则将此景改建在西堤映波桥和锁澜桥之间,并撰文立碑,形成了新的“花港观鱼”景观。

对于花港观鱼的模拟,在圆明园中共有两处。其一是位于西峰秀色景区北部,另一处模拟则是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坦坦荡荡”景区。虽然此处景点的名字和“花港观鱼”相去甚远,但从意境上,这里却是和其最为贴近的。

双峰插云

“西湖十景”

台北故宫博物院里藏有一

套乾隆年间绘制的十二月

禁御图,其中描绘九月的

《无射戒寒》图上,所绘

景物正是双峰插云。

“双峰插云”在西湖十景中,是个地地道道的“借景”。这里的双峰分别指的是位于杭州市区周边的北高峰和南高峰,这两座山峰相距有十余里,当年两峰顶端各有一座七层的宝塔,远远望去双塔如直插云霄一般。

圆明园中的“双峰插云”位于平湖秋月景区内,是一座建在高台上的重檐四方亭。高台南侧有石阶可供上下。登高远眺之时,圆明园西侧的群山像极了杭州西湖西侧的天目山余脉,位于玉泉山南峰的玉峰塔(定光塔)和北峰的妙高塔恰好比拟了杭州的南高峰和北高峰,因此圆明园的这处“双峰插云”,和西湖的都属于“借景”的范畴,即通过远处的背景来体现其名称的寓意。

南屏晚钟

南屏是杭州的南屏山,此山下有一座在杭州非常知名的寺院——净慈寺。明代洪武年间,净慈寺铸造了一口重约两万余斤的大钟,每逢夕阳西下,该寺庙都会鸣响此钟,而其钟声也是响彻整个南屏山麓,并延伸到整个西湖,甚至几乎大半个杭州城都能够听到这梵钟之声,而“南屏晚钟”也由此而得名。

圆明园的“南屏晚钟”位于福海东南,属于圆明园四十景中“夹镜鸣琴”范畴。杭州的南屏晚钟位于西湖东南,圆明园的则位于福海东南;杭州的紧挨着佛教寺院净慈寺,圆明园的则依傍着道教宫观广育宫。可以说圆明园的这处景致是对杭州西湖南屏晚钟的会意写仿,从意境上讲,已经和原景致较为接近了。

柳浪闻莺

西湖的“柳浪闻莺”景观位于东岸,是南宋孝宗为父亲兴建的一处园林。园内遍植柳树,再加上树上时而鸣叫的黄鹂鸟,使得此园成为一处风景绝佳的游赏之地。

圆明园中的“柳浪闻莺”则位于文源阁西北,主体建筑为一座跨溪水的小桥和一座石牌坊,而其周边则是大片的稻田。如今“柳浪闻莺”石牌坊位于北京大学朗润园内,而牌坊上“柳浪闻莺”四个乾隆皇帝的题字匾额则存放于圆明园中。

断桥残雪

断桥作为白堤最东端的一座著名的桥梁,已经成了到杭州游玩的人一处必看景点。西湖断桥之美在于雪,大雪初霁之时,断桥北面的宝石山和山上的保俶塔以及桥南侧的西湖银装素裹,显出几分动人之美。

圆明园内的“断桥”虽然也是一座石桥,但它架在一条南北向的狭窄的人工河道之上,而且其西侧属于汇芳书院景区的几组叠石远不能和杭州宝石山相比。如今,在圆明园“断桥残雪”景致附近,汇芳书院的太湖石在诉说着昔日的繁盛,而在断桥遗址附近,则新建了一座桥梁,为圆明园增添了几分情致。

作者 杨征(有删改)

实习编辑 陆琪


责任编辑人:智能抓取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