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原始森林发现九寨时 任何美丽词汇都配不上她

2017-08-10 08:07 红星新闻
  • T大

原标题:红星独家|当我在原始森林发现九寨时,任何美丽的词汇都配不上她

8月8日晚9时19分46秒,一场7.0级的地震骤然降临四川九寨沟。

这个时候,76岁的张善云在400公里外的成都。他睡意昏沉,以致没有察觉到这场意外的降临。

“九寨沟地震了?”张善云的睡意被亲朋好友陆续发来的信息驱散。他告诉红星新闻,“当时,我很紧张。”

原来,从1975年开始,这个羌族青年即与九寨沟“结缘”。从初次踏访,到系统研究,再到撰写申遗材料,张善云和他的伙伴们将九寨沟的美丽带出了大山,并推介给世界。如今,这里游人如织。谁想,却遭此劫难。

有人说是张善云的努力成就了九寨沟的今天。但张善云笑了,有些腼腆,“这个叫法并不恰当。九寨沟之所以有今天,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张善云接受红星新闻采访。

不过,谈及九寨沟,张善云颇为自信,“对九寨沟的了解,谁也不会比我更多。”

因此,地震后,张善云几乎一夜未眠。

震级多少?伤亡如何?对景区的破坏多大?这些问题在老人的脑中盘桓。他说,当时,自己感到紧张,感到焦虑,“那可是人类的宝贝啊。”

很快,他开始在网上检索关于地震的消息。

凌晨4时许,张善云终于松了一口气——伤亡和损失比想象的小很多。之后,他才上床睡去。2个小时后,他爬起,将搜集到的所有信息,发给亲友,让他们也放心。

虽然只睡了2个小时,但是张善云精神矍铄。

今天下午,在成都城南一家宾馆内,他向红星新闻揭开了九寨沟的前世今生。

▲地震前的九寨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伐木拖拉机碾成的道路

40年前,九寨沟还淹没在岷山的千沟万壑里。虽然,风景独好,但少有人问津。在这条纵深40余公里的山沟中,9个藏族村寨零星点缀。

张善云告诉红星新闻,在被外界发现前,九寨沟内只有马道还有山间小径。上世纪60年代,九寨沟片区被划为木材采伐区,林业部门的拖拉机开进了九寨沟。在轰隆声中,成片树木倒下。

很快,一条径直通往九寨沟的伐木通道形成。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只有拖拉机穿梭其中。

此后十年,政府停止伐木。但是这条由拖拉机碾压形成的道路却成了人们挑起九寨沟神秘面纱的“喜秤”。

张善云向红星新闻回忆,他和九寨沟的首次邂逅是在1975年。

那个时候,他结束了自己在茂县的多年工作,调往原南坪县(1996年改为九寨沟县),负责办公室工作。

“听书记说,九寨沟那边的风景很美。我就决心去看看。”这是张善云首次知道九寨沟的存在。

那是张善云去南坪县上任的第一天。到南坪后,已经是上午11点钟。张善云甚至连被褥都没有卸下,就奔着九寨沟去了。

同行的有张善云的妻子,两个孩子,两个好友还有一名司机。他们顺着拖拉机碾压成的道路进入。

▲上世纪80年代树正寨的小桥。

“真的,那个才叫流连忘返。”张善云难掩激动,“什么美啊,漂亮啊,都太空洞。那里的水、那里的瀑布、那里的色彩……”

当晚7点,几人不得不返回。但是,这样的经历却让他和九寨沟结缘。

之后,张善云转任南坪县科协主席,有了大把的时间去读懂九寨沟。他去研究九寨沟的草草木木,山山水水,甚至,一颗石头在他那里也成了九寨沟成因的“铁证”。

取名的争议:九寨加不加“沟”

张善云回忆,同年,时任中国林科院院长的吴中伦来九寨沟考察伐木情况。结果,“他被九寨沟的美景震惊了。”于是,建议四川省政府和四川省林业厅将九寨沟保护起来。

▲地震前的九寨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沟口200米以外才能砍伐。”张善云认为,这是林业部门首次对九寨沟采取保护措施,虽然作用有限,但是却保住了这天然的美景。

紧接着,一批批各级考察人员辗转赶到九寨沟。张善云成了专职解说,“我甚至比地质学家、生物学家都了解九寨沟。”

在各级政府以及专家学者的争取下,九寨沟的开发被提上日程。

首先是,1979年,进驻九寨沟的两个林场迁出。一年后,九寨沟自然保护管理处成立。又过了一年,九寨沟被确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4年,九寨沟风景区管理局成立。这个藏在深山中的瑰宝终于向外界敞开了怀抱。

▲上世纪80年代去九寨沟采风的队员站在珍珠滩里。

张善云清晰地记得,九寨沟景区的出炉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他举例说,仅仅名字,南坪县县委就开了4次常委会。到底加不加“沟”,大家争得面红耳赤。

最后,终于达成共识,“就叫九寨沟,九寨在千沟万壑中,得有沟;有沟才有水;历史以来就叫九寨沟,得尊重历史。”

申遗成功,九寨成了世界的

向公众开放后,九寨的名声逐渐传出海外。

1991年,春节刚过,九寨沟管理局收到了四川省建委转来的上级文件——国家将九寨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申报名单。

张善云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他说,“为了让九寨沟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九寨沟,了解我的家乡,我豁出去了,一周写了差不多10万字。”

张善云是《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九寨沟》申报材料的主要起草人。

1992年6月5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派的专家来到了这个曾名不见经传的山沟。

“我要诱导他们多说话,让他们对九寨沟更了解,有好的评价。”

当时,前来考察的是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高级督察桑塞尔博士。张善云说,那是个极高傲的专家,“不怎么说话。但是,来到九寨沟,他只看了沟口到诺日朗的序幕,就赞不绝口。他说,在英文中,都找不出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

两天后,考察完毕,临走时,桑塞尔博士在留言簿上写到,“九寨沟是一个无比神奇、美妙和令人惊叹的地方,看到它,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幸。”

1992年12月14日,九寨沟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张善云倍感荣幸,“九寨沟终于成了世界的九寨沟。”

正是因为在九寨沟等地申遗过程中的作为,张善云当选IUCN自然保护区委员会委员。曾前往20余国家推荐九寨沟。

如今,面对天灾,九寨沟遭遇“挫折”,张善云感到了担忧,但是,他告诉红星新闻,“九寨沟仍然是世界的九寨沟。”

有人说,九寨沟是地震或者滑坡等灾害过后,带来的补偿,但是张善云告诉红星新闻,那是误解,九寨沟存在于大约距今200~300万年的时候,那时,整个地球进入第四纪冰川期,九寨沟一带冰川活动频繁。现在,九寨沟仍然有冰川活动的痕迹。

九寨往事

除了张善云,另一位对九寨沟饱含特别感情的是上世纪80年代曾和同学一起去那里采风的彭程。

33年过去了,锁在彭程脑海里的那段青葱岁月,一经提起,便似山涧溪水汩汩流出。1984年7月,四川大学中文系81级的25个同学组成了一个采风队,在两位老师带领下前往九寨沟,专门搜集整理当地的民间传说故事。那时,九寨沟还没有成为闻名全国的旅游胜地,人工的痕迹还不明显,山路险峻,到处铺满了厚厚的枯枝落叶。

时隔多年,彭程依然记忆犹新,“九寨沟真是美得天然啊。”

▲彭程与同学们当年组建的“采风队”。

风土:当时的珍珠滩人们可以直接下水

上世纪80年代初,九寨沟还未开发完善,那里人烟稀少,本地居民在周围散落居住。7月,正读大三的彭程为了完成民间文学选修课的采风任务,与同学、老师一行27人,先后分组朝着九寨沟进发。

那时,彭程等人都住在树正寨队上的保管室,楼上楼下的通铺,近二十人挤在一起。附近有个水车磨房,水面上有一座栈桥,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很多外景就是在这里取景拍摄的。

每天,为了找到更多的当地民间故事,彭程一行人都会穿过小桥去到对面的山上探索,那里没有路,地上铺着厚厚的枯枝败叶,行动十分不便。漫山都是蘑菇,他们常常是一路走一路捡,一路捡一路扔,始终不敢下肚。

彭程记得,当时的珍珠滩人们是可以直接下水的,但因水是从雪山上下来的,冰凉刺骨以至于脚受不了。为了不被冻坏,他们常常以“金鸡独立”的姿势左脚右脚不停交换站立,水底的石块和枯树清晰可见,有时还会划破他们的脚掌。

人情:帮忙挑水被赠一筐土豆

纵使几十年过去,彭程依旧十分怀念当地居民质朴的民风。

▲树正的磨房。

采风时,彭程在南坪县马家乡书记杨占华家里住过一段时间。那时一到夜里,人们就围坐在篝火旁互相讲述当地的传说故事,“他们讲,杨书记翻译,我腿上放一个录音机,用一个棍子绑着话筒,录音机上就放个本子记录。”

住在树正的寨子时,彭程一行都是自己煮饭,每天吃的都是烧土豆。有一次发现没有土豆了,他们就去找当地居民买土豆,但是没人肯卖。恰巧当时有一个小孩子正在挑水,彭程就上前帮忙挑了几挑,“之后小孩的妈妈说什么都不卖我们土豆,而是直接送了我们一筐。”说到这里,彭程不禁笑出声来。

还有一次彭程领着几个同学去一个居民家里,当时,彭程的同学一边听他神侃,一边拿了一个指甲钳剪指甲,结果那个居民突然就把黑乎乎的脚丫子伸到了他同学面前,让他帮着把脚趾甲剪一下,“我现在回想起同学当时的表情,就忍俊不禁。”

红星新闻记者丨王春 实习记者 李琴 实习生 闻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人:姜君 PN151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