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地球如何致人死亡?美媒:风是主因
- T大
参考消息网报道 美媒称,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死亡的可能性其实微乎其微。
据美国《声音》网站7月8日报道,对地球生命构成生死存亡威胁的小行星撞击事件每50万年甚至更久才会发生一次。即使是可能摧毁城市和地区的直径为140米的小行星,也要每1万年才会发生一次。甚至被一个直径20米的天体所伤的可能性也非常小,比如2013年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爆炸的天体,导致近1500人受伤。
但是,假如发生了呢?如果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我们会怎么样?我们都知道好莱坞电影的场景通常是这样的:要么被一个巨大的火球吞没,要么就是被一场猛烈的海啸吞噬。
《地球物理研究快报》期刊最近发表了一篇关于小行星撞击可能造成伤亡的分析报告。在这篇报告中,科学家们运用计算机模型模拟了5万颗小行星——从非常小的到直径400米的小行星——撞击全球的场景。他们预估了每颗小行星如何造成混乱(例如,如果小行星撞击水面,可能引发海啸;如果撞击陆地,就可能产生残骸和冲击波),也预估了每一次撞击随着人口密度不同而造成的伤亡情况。
总之,他们发现:如果你因小行星而死,那么直接致你死亡的是风和冲击波。
令人惊讶的是,研究发现,撞击坑、地震和喷射物沉积产生的作用(例如,喷出的残骸)对整体损失影响较小。
那为什么是风呢?这是因为如果一颗足够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前就在空中爆炸(并且是在引发海啸,产生撞击坑和致命的火海之前),其产生的冲击波引发的强风足以将城市夷为平地。爆炸产生的压力可能造成内脏破裂。最重要的是,小行星不需要到达地面就可以造成混乱。据分析,小行星带来的死亡有60%其实是风和压力造成的。
当小行星变得越大,你死于风之外其他因素的可能性随之增加,但是风仍旧是第一死因。
《新科学家》周刊在其对这项研究的报道中解释说,相对而言,海啸并不是一个主要因素,因为在很多地区,海岸线的地形会抑制海啸的破坏性。另外,风是每次小行星撞击中的一个要素,而海啸仅与小行星撞击水面有关。
【延伸阅读】
法媒:金牛座小行星撞地球风险升高
参考消息网6月8日报道 法媒称,捷克天文学家6月6日说,地球被来自金牛座流星雨的小行星击中的风险越来越大。
据法新社6月6日报道,捷克科学院的天文学家分析了金牛座流星雨的144颗火流星(在大气层爆炸的大型小行星),他们还发现了一个流星雨新分支,其中起码有两颗直径为200至300米的小行星,最终得出了以上结论。
捷克科学院在新闻稿中称:“这个分支还很可能包括许多没有被探测到的小行星,它们的直径都有几十米甚至更大。因此,地球每隔几年遇到这一组行星间物质的时候,小行星撞击的危险就会大幅上升。”
报道称,这个新分支由聚在一起围绕太阳运转的物体组成,地球每隔几年会与它们相遇大约三周。
捷克科学院补充称,小行星非常脆弱,但如果小行星很大的话,就可能深入大气层,形成与地球碰撞的威胁。
小行星撞地球后会怎样?研究:六成人死于狂风和冲击波
参考消息网4月21日报道 美媒称,世界末日的景象可不太好看。
今天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假如一颗体积较大的小行星——就像今天与地球擦肩而过的那颗一样——撞上地球,那么杀死大多数人的将是时速高达1000英里(约合1600公里)的狂风和强烈的冲击波。
据《今日美国报》网站4月19日报道,研究人员对小行星撞击造成的七种影响进行了研究,包括高温、压力冲击波、飞溅的碎片、海啸、强风、地震和撞击坑,并估算出每一种影响的致命程度。风和冲击波是其中最致命的。
研究报告第一作者、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教授克莱门斯·朗夫说,事实上,60%以上的死亡将由这两种影响造成。大气压强陡增产生的冲击波能使人五脏俱裂,而强风则能将人抛起,把森林夷为平地。
朗夫说:“这是首个审视小行星撞击产生的七种影响,并估算哪种造成的人类伤亡最严重的研究。”
这项研究还发现,与好莱坞大片里不同的是,与坠入海洋相比,小行星撞上陆地造成的影响要危险和致命得多。虽然小行星坠入海洋可能引发海啸,但海浪很可能会在抵达陆地之前减弱,除非撞击正好发生在海岸附近。研究报告说,总的来说,海啸造成的死亡将占到20%左右。
这项研究利用计算机模型模拟了5万颗直径从49英尺(约合15米)至1312英尺不等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情景,不过只考虑了撞击产生的即时影响。朗夫说:“较大的小行星预计会引发长期的环境变化,比如大气中的粉尘沉积及其对阳光的遮蔽。”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认为,长期影响很可能是较大的小行星产生的主要问题:大量尘埃和废气进入大气层,会长时间严重阻挡阳光,导致大多数生物无法存活下去。这也许就是6600万年前一颗直径6英里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后恐龙的遭遇。
幸运的是,小行星撞地球的概率非常小。朗夫说,一颗直径超过1300英尺的小行星——就像今天掠过地球的那颗——撞上地球的事件,每10万年才可能出现一次。
朗夫还说:“小行星撞上地球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后果可能是难以想象的。”
该研究报告已发表在由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出版的期刊《地球物理通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