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厕所总是在排队|真问真答
- T大
原标题:为什么女厕所总是在排队
女厕所前的队伍永远比男厕所的长,这在很多国家都是不争的事实。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出现女士不得不借用男厕的无奈之举。
▍2012 年,一群女大学生在广州、北京等地发起了短暂的「占领男厕」的活动
这一问题经常被归结为生理差异使然——女性不仅平均如厕时间更长,需要使用厕所的频率也比男性更高。
综合多份调查研究数据,女性如厕时间一般是男性的 1.5-2 倍,女性平均需要 79-130 秒,而男性只需要 45-60 秒。除此之外,女性还受到生理期、照顾婴孩、整理仪表、对私密空间的需求等因素影响,需要使用厕所的频率更高。
生理差异无法改变,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的社会问题——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公厕的规范,尤其在男女厕位配比方面,怎样设计才更合理?
因为对称设计的偏好,城市公厕的男女厕建筑面积配比一般都是 1:1。然而面积平等并不意味着公平。而由于男厕小便池的占地空间更小,在相同面积的情况下,女厕的厕位是偏少的。再加上大部分清洁人员都是女性,清洁工具经常还会占据一个厕位,更是雪上加霜。
▍在建筑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女厕所能承载的厕位(10 个)要少于男厕所(12 个)
由此可见,女厕所的建筑面积需要比男厕所大,才能实现相同厕位。再加上生理差异的因素,厕位也应该多设置一些,才能实现同等使用效率和用户公平。然而,建筑学界长期由男性主导,再加上长期以来大家都有公共空间中以男性为主、「妇女的主要舞台是家庭」等观念,建筑设计上的这一差异始终被忽视。
1988 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布实施《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首次确定了公厕的定额指标问题。男、女蹲(坐)厕位比例为 1:1 或 3:2 ——这一比例还没算上男厕站立的小便位。按此标准设计出来的公共厕所,自然总是女厕在大排长队。
此外,当时的公厕还存在卫生、清洁、通风等多方面的问题。90 年代,全国发起了一场「公厕革命」。1994 年,北京市发布了一份 80 多页的《首都公厕革命的调研与实施报告》,从国家级社会科学的课题角度来研究、解决公厕问题。可惜的是,在这一场如火如荼的公厕革命中,社会性别视角依旧是缺位的。
幸运的是,现实问题和诸多社会学者的呼吁引起了关注。2003 版的公厕设计标准对此做了修正,「应适当增加女厕的建筑面积和厕位数量」,推荐男女厕位(包含蹲、坐、立)比例改为 1:1 或 2:3,并规定商业区域内公共厕所宜为 2:3。而国家旅游局 2003 年出台的旅游厕所星级划分标准中,四星级和五星级厕所规定的男女厕位比例也是 2:3。
不过, 1.5 倍的厕位倾斜配置,足够解决女厕所排队问题了吗?
比利时根特大学的一项研究从数学角度解答了这一问题。假定男性平均如厕 1 分钟、女性 1 分半钟,那么男女厕位比设置在 13:8 可以保持排队人数大致相等。整体而言,男女厕的比例应该达到 1:1.5 - 1:2 才能实现男女性的等候时间大致相等。
更何况,现实不是单纯的数学问题。即使按照新标准以 1:1.5 的「重女轻男」的比例去设计的新建厕所,也仍然能观察到女厕排大队、男厕仍有空位的现象。
原因之一是,不同的城市空间中,男女性并不是均衡分布的。一般而言,商场、电影院等空间中女性比例更高,而货运站、足球场等地男性比例更高。
香港地区的建筑物规例便考虑到了这一差异。自 2005 年起,香港屋宇署将百货公司、电影院和公众娱乐场所的男女人数比例设置由 1:1 改为 1:1.25,2012 年更是修订为 1:1.5,在此人口基础上再推演出不同厕位的配置。由此,香港女性厕所排队时间可以缩短至 1 分半钟。
此外,多位学者都提出,应当设置灵活的「无性别厕所」,除了可以方便 LGBT 人群以外,也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解决女厕排长队问题,从根本上打破「厕所空间的性别区隔」。
厕所的性别失衡问题不仅仅是女性的负担。
虽然男人们在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排队,但他们也会为等候女性同伴付出同样的时间,还得帮女朋友或者妈妈拎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