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性别的暴力,简称性别暴力。通常包括家庭暴力、性暴力、基于性别选择的堕胎、女性割礼等。在探究性别暴力的原因时,人们尤其是施暴者往往会找出许多具体原因与借口,例如施暴者有压力、醉酒,或受暴者“有错”等。但这些原因都是表面的,性别暴力的真正根源在于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它深植于传统的社会性别制度中,而这也正是性别暴力广泛存在并难以消除的原因所在。性别暴力反映出施暴者和受暴者之间的权力控制关系,暴者通过行使暴力向受暴者宣示自己的权力,使受暴者屈服,由此实现和维持对受暴者的支配和控制。
家庭暴力(Domestic Violence)包括:肢体暴力、精神暴力 (言语暴力)、性暴力 、经济控制、行为控制,等等。人们通常注意的都是肢体暴力,而对其它类型的家庭暴力形式有所疏忽。比如:很多人认为伴侣之间有做爱的义务,从而对于一方强迫另一方发生的婚内强奸(性暴力)视而不见;有人以爱的名义,不让伴侣与异性朋友交往,甚至不让外出,这便是行为控制的家庭暴力;非常苛刻地控制伴侣的日常开支,是经济控制的暴力;更常见的是精神暴力,表现形式多样。除了辱骂伴侣这种最常见的精神暴力表现形式,还有虐待伴侣的宠物、毁掉伴侣喜欢的东西,甚至包括打自己,等等。这些共同的特点是让伴侣伤心,或恐吓伴侣,给其精神造成伤害。
性别暴力揭示了暴力的根源在于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性别暴力与传统的性别角色规范和性别权力关系密切相关。妇女、女童,男人和男孩都有可能成为性别暴力的受暴者,但研究表明性别暴力的受暴者大多数为妇女和女童,这是由于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及其权力分配导致的。我们认为,“性别暴力”是基于性别的、性倾向的、性别表达和性别角色认同的暴力。
在家庭内发生的身心方面和性方面的暴力行为,包括殴打、家庭中对女童的性凌虐、因嫁妆引起的暴力行为、配偶强奸、阴蒂割除和其它有害于妇女的传统习俗、非配偶的暴力行为和与剥削有关的暴力行为。
在世界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很多的国家也没有家庭暴力这个概念,也是因为70年代的妇女运动,才让家庭暴力得到了呈现,也是因为妇女运动,才让国家的立法开始注重,把家庭暴力当成刑事犯罪。
世界卫生组织将性暴力定义为"无论当事人双方是何种关系,以及在何种情形下(包括但不限于在家里和工作中)任何人通过强迫手段使另一方与其发生任何形式的性行为、企图发生性行为、令人厌恶的性暗示或性骚扰、买卖行为或其他另行说明的行为"。如果接受这一定义,那么看起来严重程度这一门槛是很低的,而且"暴力"一词不仅包括身体暴力,还包括口头或心理暴力。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近日发布《熟悉的面孔:儿童与青少年成长中遭遇的暴力》报告指出,全球为数众多的儿童正在遭受暴力伤害,且施暴者往往是他们的养护人。“世界各地儿童受到暴力侵害的情况实在令人担忧。”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球儿童保护项目主任科尼利厄斯·威廉姆斯(Cornelius Williams)说,“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就被扇耳光;女童或男童被强迫发生性行为;青少年在社区中惨遭杀害——如此种种,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在任何一名儿童身上。”
随着越来越多性骚扰受害女性勇敢说出自己遭遇,全球女性反性侵意识进一步觉醒。联合国妇女署执行主任菲姆齐莱·姆兰博-努卡11月23日说,她希望更多有类似经历的女性勇敢站出来,也希望更多男性不再对性骚扰行为“保持沉默”。
中国对“性骚扰”行为的法律适用散见于法律法规。如《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民法通则》第101条和第120条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公民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人口贩运”系指为剥削目的而通过暴力威胁或使用暴力手段,或通过其他形式的胁迫,通过诱拐、欺诈、欺骗、滥用权力或滥用脆弱境况,或通过授受酬金或利益取得对另一人有控制权的某人的同意等手段招募、运送、转移、窝藏或接收人员。剥削应至少包括利用他人卖淫进行剥削或其他形式的性剥削、强迫劳动或服务、奴役或类似奴役的做法、劳役或切除器官。不论人口贩运受害者同意与否,人口贩运加害者是否有涉及第一项所定义之人口贩运方式,皆不应排除前项之适用。在征募、运输、转送、藏匿、接收过程中,遭遇剥削的个人为小孩,即使没有涉及第一项所规定之方式,仍应视为人口贩运受害者未满18岁者皆为儿童。
人口贩卖至今仍是一项产值超高的全球产业,每年,至少有250万人莫名消失,他们可能被卖作性奴、奴工,割去器官,或随意屠戮。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你根本不知道的危险角落,不敢想象的罪恶行径。
2016年5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下称“世卫组织”)发布了一份关于女性生殖器切割并发症管理的最新指南。世卫组织称,随着国际移徙,曾在非洲30个国家、亚洲及中东少数国家流行的女性生殖器切割习俗,已成为一项全球卫生问题。对此,这份新指南旨给卫生工作者提出建议,向全球遭受生殖器切割的2亿多女童和妇女提供更好的医护。
世卫组织于2014年的一份报道显示,女性生殖器切割对健康没有益处。直接并发症包括严重疼痛、休克、出血、破伤风等伤害,而长期可导致反复膀胱和尿道感染、囊肿、不孕症等严重后果。
童婚(child marriage),婚俗之一,指未成年男女结婚的现象。世界许多国家曾流行过童婚。在印度、东南亚国家及阿拉伯国家极为盛行。旧中国童婚现象也很普遍。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20岁,女18岁,童婚被禁止,属于非法行为。
全世界每年有上百万未满18岁的女孩子由家里做主嫁作人妇。“童养媳”这种现象,在不同地区、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的社会阶级都存在着。那些结婚过早的女孩通常都不会继续接受教育。未满18岁分娩女子的死亡率和婴儿的死亡率都是非常高的。
2017年11月21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高级顾问Pride Chigwedere先生在北京联合国大楼向媒体表示,目前全球有1000多万名艾滋病感染者没有接受治疗,中国艾滋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截至目前,全球有超过3600万名艾滋病感染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污名和歧视正在危及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健康和生命。报告显示,遭遇严重污名化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比没有类似经历的病人有两倍以上的可能性延迟注册护理服务。
长期以来,跨性别群体在社会上被认为是难以理解甚至充满神秘色彩的群体。美国威廉姆斯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美国大约有0.6%的人是跨性别。很多人误以为跨性别是性取向的问题,可实际上,一个人是不是跨性别与性取向没有必然联系,它与一个人的性别认同有关。所以不能将同性恋与跨性别划等号。
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暴力侵害妇女问题的意识,联合国发起了“点亮橙色”(Orange the World) 活动,用橙色灯光点亮标志性建筑物、街道、工作场所、学校等。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和帝国大厦首先亮起了橙色的灯光,随后这一活动得到了来自世界许多国家的支持和响应,比利时的欧盟委员会大楼、法国的欧洲委员会大楼、埃及南部的古老阿布辛贝神庙、新德里的印度门纪念碑、伊斯坦布尔的少女塔等。2016年的11月25日,美丽的杭州西湖边五大地标建筑同时点亮了柔美的橙色。今天,作为“消除性别暴力16日”行动的一部分,北京联合国大楼也亮起了橙色灯光。
今年“消除性别暴力16日”行动的主题是“不让任何人掉队:消除针对妇女和女童的暴力行为”,它强调了对全世界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承诺—一个不受暴力威胁的世界,这需要照顾到社会保障水平最低的和最被边缘化的人群,其中包括难民、移民、少数群体、土著人民,以及尤其是被冲突和自然灾害影响的民众。
近日,幼儿园虐童案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1月24日下午,2017 #点亮橙色# 青年领导力·消除性别暴力16日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著名演员海清一起加入#点亮橙色#行动,倡导让每一人的生活没有暴力威胁,争取不让任何人掉队。用橙色点亮世界,用橙色为全世界妇女和女童点亮没有暴力的明亮未来。
每年11月25日为“国际消除对妇女和女童的暴力日”。联合国妇女署代表联合国发起的UNiTE倡议,牵头发起“用橙色点亮世界:制止侵害妇女和女童的暴力行为”全球倡议。今年的主题为“不让任何人掉队:制止侵害妇女和儿童的暴力行为”,强调覆盖弱势群体的重要性,全力建设零暴力社会。
联合国将通过在11月25日到12月10日期间的各项倡议、活动,以及公众在线上和线下的参与方式,号召广大公众通过不同的方式积极参与“消除性别暴力16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