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龙江是日照市莒县阎庄镇大柏林村的一位普通村民,已有40多年制作“过门笺”的手工艺人。从小就跟岁家人学习制作过门笺,刚开始只做一些简单的门笺活,后来慢慢地耳濡目染,十几岁的时候自己就能独立制作过门笺了。(照片拍摄于:2017年11月25日)
“过门笺,落门笺,落到地上都是钱”。门笺,俗称“过门笺子”、“过门钱”、“门吊子”或“花纸”,是中国传统的年节门(窗)楣吉祥装饰物,每逢春节(旧历新年),粘贴于门楣上,有新年吉祥纳福、驱瘟辟邪、五谷丰登、门丁兴旺的寓意。图为虎年制作30厘米X60厘米过门笺。
史龙江家中门框上贴六色过门笺,从右向左顺序:紫、红、黄、绿、粉红、蓝。据了解:早上用紫色寓意紫气东来、太阳升起后是红色、中午时分看太阳是黄色、下午太阳变粉红色、太阳落山后发现天空一天是蓝色。笔者问绿色是代表什么意思?过门笺是五颜六色的,前面有了五色、还差一色,大地万物焕发勃勃生机,红花还需要绿叶相称,再加一绿色,这五颜六色的莒县过门笺就算齐了。
贴过“门笺子”遵循单扇门,贴一套6色;双扇门贴上下两套,6色12张的老传统。春节前史龙江会去集市摆摊,一门6色5元一套。
门笺采用凿刻方法,风格各异,或精细、或简单、或古朴。一般用红棉纸或其他彩纸裁制而成,莒县过门笺子呈长方形,长宽比例是2:1,一套分为6色。如果用20克的纸,史龙江一次可以凿刻100张纸。
据了解60、70年代房子小,过门笺子贴10厘米X20厘米 ,偏房贴7厘米X13厘米;80、90年代门口过门笺子贴13厘米X26厘米;而到2000年后一般常用15厘米X30厘米,大一点的门框用19厘米X35 厘米,偏房贴10厘米X20厘米。图为固定纸张的纸钉“纸捻子”。
史龙江所用工具都是自己打造,按照设计图案,所用工具大小制作。刀子站正,一锤一刀,必须打透纸张,拿起一把刻刀就要做到,完成样面所有不同地方的造型。
制作传统手工“过门笺”的艺人越来越少,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机器制造品,价格相对便宜。你们那有贴门笺的习俗吗?如果是你,会用哪一种工艺产品?欢迎关注图说语录,投稿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