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晚清军队枪炮堆积如山,武器装备比八国联军还先进?这也是个谣言!
近几天,库叔的朋友圈热转上下篇连载文章《一个流传已久的谎言》(以下简称《流言》),库叔禁不住好奇点进去看。
文中说,晚清军队的武器装备不仅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器不如人”,反而是枪炮堆积,甚至比列强军队更加先进;
曾国藩的湘军更是“全部装备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步枪和火炮”!
作者强调:我们以往“所知道的一切,都不是事实”。
这种说法可谓颠覆认知——难道长期以来我们知道的都是假清军?
真实的晚清军队武器装备状况究竟如何?
真的“十分先进”到羡煞旁人吗?
文︱刘萌瞭望智库特约历史观察员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晚清军队的装备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
1840年鸦片战争时的清军,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85年中法战争、1900庚子之变时的清军对比,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会让人有“恍如隔世”之感。
清军的构成也不是铁板一块。
传统清军的八旗、绿营,地方兴起的湘军、淮军,清末编练的新军,装备的情况也是截然不同。
因此,拿某一时段或某一部分的清军,来描述整个晚清军队的武器装备水平如何,是不准确的。
1
两万骑兵大冲锋?根本不存在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八里桥之战是晚清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在冲锋中,僧格林沁率领的清军骑兵被英法联军大量杀伤,而敌人几乎毫发未损。《流言》文中说两万清军骑兵集体冲锋惨遭敌军火力横扫,并因此战败。
然而,文中描述的这个“大场面”,历史上并未出现过。
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前近代时期清军的状况。
在鸦片战争以前,清军约有80万兵力(其中八旗约20万,绿营60万),军队虽然数量巨大,但素质每况愈下,无法与当时世界列强的军队相比。
弓箭、矛戟、刀斧等冷兵器和旧式的鸟枪、抬枪以及少量火炮,清军的这种装备状况,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基本还是如此。
武器落后、军备废弛的恶果在1860年的八里桥之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当时,英法联军以总兵力5到6千人分为东、西、南三路向京师的咽喉八里桥推进。驻守八里桥一带的清军总兵力约为3万人,其中骑兵近1万人,由僧格林沁统一指挥。
也就是说,“两万骑兵大冲锋”,从开始就不可能发生,因为压根就没那么多骑兵。
而从实际的战况来说,清军的作战不仅是骑兵冲锋,这次冲锋失败也并非战役失利的直接原因。
历史上的战况是这样的:僧格林沁命令手持冷兵器的马队首先出击,尔后三路并进:以瑞麟部迎击东路英法联军,他自己率军迎击西路联军,由定福庄移至八里桥的兵力最少的胜保部迎击南路联军。
在三路联军对清军在八里桥的阵地发起攻击时,僧格林沁命令步兵隐蔽在灌木林中和战壕内,骑兵则向联军左翼到右翼的宽大正面实施反冲击。但是,清军骑兵遭到了掘壕据守的联军步兵密集火力的阻击和炮兵霰弹的轰击,伤亡惨重,被迫后撤。
联军将清军骑兵击退后便乘胜追击。南路法军将大量炮弹倾泻在八里桥上,使胜保部遭受重大伤亡,该部不久后撤退。同时,僧格林沁和瑞麟部也正在与联军展开激战。
正在相持的时候,英军一部企图抄袭僧军后路,僧格林沁非常恐惧,“于酣战之际,自乘骡车,撤队而逃”,此后军心动摇,各路清军纷纷撤退。
由此可见,英法联军并不是单单用“先进的线膛枪和米尼弹”就杀伤了全部清军骑兵,而主要是依靠步兵掘壕据守和用大炮发射霰弹。
造成清军全面溃退的主因也是由于战术不当,而不是因为清军骑兵在首次冲锋中的损失。
鸦片战争前,清军仍然大量装备着弓箭、矛戟、刀斧等冷兵器
八里桥之战中,武器装备悬殊的清军和英法联军
这场战役的进程也表明,直到鸦片战争后20年,清军的装备水平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几乎就在此时,清朝地方的军队开始兴起,其领袖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又开启“洋务运动”。这以后的清军,才从大刀长矛,逐渐开始大量装备先进的火器。
那么,武器装备“热”起来的清军,真的如《流言》文所说的成为全副枪炮、武装到牙齿的军队了吗?
2
湘军?淮军?傻傻分不清楚
《流言》文中提到:曾国藩的湘军,已经完全淘汰了冷兵器,士兵全部装备先进枪炮。
这符合历史事实吗?答案是否定的。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战争中,清军的装备情况就如电影《投名状》中展现的那样,冷热兵器混杂(当然,电影中的描述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例如,片中不论是太平军还是清军皆身着盔甲,这就是错误的,因为早在乾隆年间,由于火器的发展,盔甲已经很少在实战中出现了)。
对抗太平军的主力——湘军,正是如此。
据《曾文正公全集·杂著》中《营规》篇记载,湘军一个营有38队,其中枪炮19队(劈山炮2队,抬枪8队,小枪9队),刀矛19队,也就是“冷”、“热”各半。
全营有枪、炮共127件,其中劈山炮4门、抬枪24杆、鸟枪99杆。
*所谓“劈山炮”,多为300斤以下的前装滑膛炮,以铜铁铸成;炮弹为群子,每放一炮可装100余粒或者三四百粒;依装药多少可远可近,最大射程1000米,要隔几分钟才能施放一次。
虽然听起来威武,但是,这种“劈山炮”不过是明末清初水平的轻型火炮,炮弹不过是由生铁或铅制成的霰弹。
这种武器对抗太平军的人海冲锋有一定作用,能够形成曾国藩所谓“喷薄而出,如珠如雨,殆无隙地,当之辄碎”的局面。
但是,在攻坚战中,这种武器的作用不大,与“常胜军”(“洋枪队”)及英法联军所装备的新式西洋火炮相差甚远。
*小枪队装备的鸟枪,重约8斤,前装、火绳发火,有效射程在120-150米之间,射速为每分钟约1至2发。
*抬枪是一种大型鸟枪,重20余斤,威力较鸟枪更大,有效射程200-300米。
*枪炮队每个士兵还配有腰刀,以备短兵接仗之用。
*刀矛队主要使用长矛和长刀;此外,还配有火罐、火箭、喷筒等燃烧性火器。
由上可知,湘军冷热兵器混搭的特征很突出。
从总体上看,湘军陆师火器持有者的比例只略大于八旗、绿营,即由30-40%提高到50%。后期,湘军陆续装备了部分洋枪洋炮,但就数量和质量而言,并不优于后期太平军的某些部队,并明显差于后起的淮军。
所以,“完全由现代步枪和火炮组成的”湘军并没有存在过。
湘军与太平军作战的情景,从中可见冷热兵器混杂的状况
注:这幅插图来自太平军上校呤唎的著作《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作者呤唎(F·A·Lindley)原为英国海军军官,1860年接受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委任,携妻带友无偿帮助,1864年回国。
他多次随忠王出征,经常前往上海,招募外国志愿军、采办军火、供应粮食、进行宣传,并组织了一支直属忠王领导的教练军参加作战,更与嘉兴荣王廖寿发等各级将领关系密切,为此而遭到上海英国当局的通缉,起义失败回国后便写成此书,但遭到英国当局的禁毁,只有少数刊本存留下来,作为第一手资料十分珍贵。
镇压太平天国时,清军仍然装备着大量冷兵器
那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误解呢?库叔想,很可能是把湘军和淮军给弄混了……
实际上,网文和影视剧经常将李鸿章的“淮军”和曾国藩的“湘军”相混淆。
淮军初建时,武器装备与湘军相同,一半是刀、矛等冷兵器,一半是传统的鸟枪、抬枪和劈山炮。
当李鸿章指挥淮军伙同“洋枪队”与太平军作战时,即发现了洋枪洋炮的巨大威力。
*1862年9月,他开始将各哨之刀、矛、鸟枪队改为洋枪队,每哨编2个劈山炮队;
*改装后的淮军,一营共有28个洋枪队、10个劈山炮队;
*每营洋枪多者400余枝、少者300余枝,为湘军陆营的2.2到3倍;劈山炮40门,为湘军陆营的10倍之多。
不过,淮军装备洋炮的时间较晚,从1863年初才设立了第一支洋炮队(太平天国战争末期)。
这张著名历史照片——淮军在上海,《流言》文中引作了“湘军先进装备”的配图。淮军装备的洋枪数量远超湘军,但两者经常被国内网文和影视混淆
《流言》文中还说到,曾国藩受到李鸿章启发,为湘军大批量改进装备。这也不符合史实。
实际上,是李鸿章特意致书曾国藩说:“华尔的洋枪队很厉害,对我们帮助很大,我帮您通过华尔代购些洋枪、造些洋炮,于军政都有好处,您意下如何?”
注:原文为:“华尔打仗,实系奋勇,洋人利器彼尽有之,鸿章近以全神笼络,欲结一人之心,以联各国之好,渠允为我请外国铁匠制炸炮,代购洋枪,若学得一两件好处,于军事及通商大局皆有小益,钧意以为可否?”
但是,曾国藩不以为意,反而告诫李鸿章“治军之道在人而不在(武)器”。曾国藩的因循守旧令李鸿章颇为失望,师生两人还曾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书信辩论。
3
战壕发明者?曾国藩:不敢当不敢当
《流言》文中讲到,曾国藩的湘军,每到一处必挖战壕,更是称曾国藩为战壕的发明者,领先西方50年。
挖掘战壕的确是曾国藩常用的战术。电影《投名状》中可见主人公挖掘长壕围困太平军城池的情景。
但是,把湘军战术简单归结为“结硬阵,打呆仗”,将曾国藩称为“战壕战的发明者”,这就是脱离真实历史了。
1.说湘军战术只有挖战壕是以偏概全
曾国藩确实强调过一个“稳”字,提倡稳扎稳打和深沟高垒。在战役上,曾国藩主张“以主待客”,侧重防御,反对轻易进攻。
但是,这只是根据战略做出的具体安排,是在与太平军经过多次血战之后得到的经验教训,并非湘军“天赋”战术。
湘军的“结硬阵,打呆仗”也是有先决条件的,那就是保证制水权。战争实践证明,曾国藩攻陷武汉、九江、安庆以至南京,皆得力于水师夺取了制水权,实现水陆协同作战。没有水师的协同,“结硬阵,打呆仗”所需的后勤无法保障,这种战术就无法实施。正是由于取得了制水权,湘军才能利用较少的兵力做大范围机动,并在后勤补给方面获得优势,最终取得胜利。
此外,湘军“结硬阵,打呆仗”的战术也有其内在的原因。因为湘军本质是仿照明代名将戚继光的营制建立起来的,以同乡、同学、师生、亲友为纽带,因此比普通军队对伤亡更为敏感。而采取“结硬阵,打呆仗”的战术有利于减少伤亡。
2.战壕发明者,曾国藩还排不上号
我们可以追溯一下这种战争形态的历史。虽然战壕的精确起源难以查考,但太平天国起义发生在1851至1864年,而早在18世纪,法国的沃班将军就在其提出的攻城战术理论中就把战壕称为“对抗壕”——在围攻敌人城堡的时候,挖掘战壕来保护士兵,然后逐渐向城墙推进。
在实际的野战中,战壕的应用也是早就已经非常成熟,在拿破仑战争时期(1803至1815年),和美国南北战争时期(1861年至1865年),都出现过战壕战的战争形态。
因此,“战壕发明者”这个名号,曾国藩还真是担不起的。
曾国藩
4
清军火力完全压制法军?
《流言》文还说:在中法战争等外战时,清军的装备甚至凌驾于列强之上。
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后,清廷终于认识到了装备的重要性,逐渐购买和仿制了不少先进武器。
又过了20多年,随着洋务运动的进行,清军的装备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左宗棠平定新疆等战例中有所表现。
但是,清军的装备水平真的赶超列强、甚至因为“装备优势”赢得了镇南关大捷吗?
当然不是。
中法战争的进程中,清军基本上不再使用弓箭、刀矛、鸟枪、抬枪之类的武器,装备了相当数量购自外洋或自行仿制的洋枪洋炮;学习德国的战斗经验,开始打破陈规陋矩,注意改进战术。
但是,对比法军,在武器装备上,清军仍然明显处于下风。
史料记载,法军“枪炮总远及数十步于我,两军相望既可见,我施枪炮犹未及彼,而彼之枪炮弹已先及我,军心遂惊”(《陈士杰复陈沿海要隘妥筹备御情形片》)。也就是说,清军枪炮在射程上完全无法与敌抗衡。
而且,并没有发生“对法军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的状况,反倒是法军大炮的威力迫使清军将领加强了对野战筑城的重视程度。
取得镇南关大捷,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冯子材能够选择关前山隘有利地形,构筑较为完善的山地防御阵地体系,扬长避短,减轻法军赖以制胜的大炮威力,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
当时已经有人认识到:法国“枪炮之精,迥非中国所能及,无论为战为守,总以开挖地沟先行避其枪炮为要”(《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因此,清军才在中法战争中广泛地修筑了野战工事。
清军在镇南关的布防图
又过了十年,甲午战争爆发。《流言》文中说“日本人在装备水平上比淮军略低”,合理吗?
这种观点其实不对。因为清军参战部队不只有淮军,还有东北练军、湘军、山东地方部队等,各支部队的装备状况参差不齐。
而且,当时日军的主要装备均已经实现了标准化和国产化,这对补充弹药和维护保养非常有利。
反观清军,装备的步枪五花八门,型号竟有16种之多!口径从7.9毫米到17.5毫米不等,所以,经常发生“枪与弹不合之弊”。
即便是装备最精良的淮军,下辖的各路人马装备也差异很大:
*英国的马梯尼、士乃德、法国的哈乞开司、德国的老毛瑟、美国的林明敦和黎意等枪种;
*英国的阿姆斯特郎式、格鲁森式和德国的克虏伯式后膛炮等火炮;
*这还不算国内自产的,型号十分庞杂。
更何况,清军装备的枪支和大炮大都是从不同国家分别购买的,自产率很低,更加重了补给和保养的困难,难以发挥武器的性能。
因此,清军虽然经过洋务运动,但在装备体系上已经落后于日军,这也是甲午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甲午战争中的清军
5
老舍之子舒乙在说瞎话?
《流言》文中提到,老舍的儿子舒乙曾经在节目中说到其祖父在八国联军侵略时使用抬枪参与保卫北京。
而作者认为,当时卫扈京津的清军部队都是德械装备,甚至甲午战争以前就不再用抬枪这样的落后装备了。舒已先生的说法不确切。
那么,庚子国变(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期守卫京津的清军装备到底怎么样呢?
当时,这里绝不仅仅只有荣禄手下守卫京城的武卫军、守卫天津的聂士成的武毅军这两支装备洋枪洋炮的新式军队,还有大量八旗兵和绿营兵参加了北京保卫战。
这是因为清廷开始编练新军后,为了减小阻力,并没有裁汰全部旧军,而是保留了一部分旧军编制。
根据史料,战争爆发前夕,在直隶、京津地区的清军,包括武卫军、直隶淮军、练军、八旗兵、绿营兵以及京城禁卫军神机营、虎神营等,共有11.4万余人。
其中,北京城的兵力配置情况大致如下:
*总共约6.5万人;
*荣禄自统武卫中军30余营1.3万人驻南苑;
*尚书街武卫后军总统董福祥部20营6786人原驻丰润、玉田一带,6月10日后调驻北京东南郊;
*庆亲王亦劻所统神机营25营1.4万余人、端郡王载漪所统虎神14营8640人分守北京各城门;
*此外,尚有八旗、绿营兵2万余人驻北京城内。
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保卫北京城的清军是新、旧军混杂的。
清军的装备水平更是没有《流言》文说的那么夸张。
当时,就连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的新军都“所使用的枪炮没有完全划一,有的日造、有的俄造、有的德造,样式即旧,款式又杂”,因此他请求军务处发给新式划一的步枪、骑枪、速射炮等。
新军的装备状况尚且如此,更别说濒临裁汰的旧军了。
手持新式步枪的清军士兵
在旧军当中,装备落后的抬枪,甚至还保留大量冷兵器装备,是完全有可能的。
何况,抬枪这种装备实际上直到1899年还在批量生产当中。
英国下议院议员贝思福在当年对金陵机器制造局考察后就曾表示:
“所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机器,都用来生产一些无用的军械。很大部分的机器,用来制造抬枪。中国官员很兴奋地展示一些仿造毛瑟枪机的后膛抬枪,一个官员告诉我,抬枪子弹可以穿透4寸的木板,他看来既满足又得意,因为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有类似的武器。看到这些官员和工人们得意地尽心尽力地制造一些无用的军械,实在令人心碎。”
事实如此,何来甲午战争之前清军就淘汰了抬枪之说呢?
庚子之变时,清军仍有部队装备着落后的抬枪
庚子之变时,八国联军中的日军缴获的清军抬枪,这张照片足以令“清军是全部德式装备”、“早就不再使用抬枪”的说法不攻自破
库叔想说的是,《流言》这篇看来浑身挂满“靶子”的文章,其实是希望论证人和制度才是制胜关键。
然而,这些道理,不宜通过不符合史实的案例来说明。
其实,清军的“装备落后”、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中始终难有理想效果,这恰恰就是清政府的国家制度落后的一个明证。在当代的世界,仍然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购买了若干“先进装备”,不等于装备水平的真正提高,更不等于打得了胜仗。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