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白沙古镇:打造特色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 T大
原标题:江津白沙古镇:打造特色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白沙闹元宵民俗文化活动——铁水火龙 摄/张新旗
今年8月,伴随着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出炉,江津区白沙镇凭借“文化教育”资源优势成功入选。这是继2010年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3年被列入“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2014年列入全国重点镇之后,白沙再次摘得的一张含金量极高的城市名片。
拥有千年历史的白沙镇人文厚重,是一座集古镇文化、抗战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酿酒文化、教育文化、影视文化于一体的古镇。
而今,白沙镇正结合全国特色小镇建设要求,围绕“依托文化教育资源优势,打造最具特色的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扎实推进地域文化和特色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大力打造白沙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拉开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白沙影视基地
老一辈的故事 新时代的精神
抗战期间,位于江津的白沙坝与沙坪坝、北碚夏坝、成都华西坝一起,并称大后方“文化四坝”。陈独秀、冯玉祥、宋美龄、黄炎培等众多名人流寓于此,带来空前的文化繁荣。冯玉祥献金救国、夏仲实跪母出征、万人大合唱等抗战故事脍炙人口。全镇94处文物保护点中,就包含国立中央图书馆、国民党党史编撰委员会、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等市级抗战遗址23处,约占全市总量的15%、江津的85%。
白沙的教育文化伴随抗战文化而勃兴。清同治九年(1870年),聚奎书院建立,白沙教育初见繁荣。抗战时期,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立十七中学等近40所大中小学齐集于此,培养了卞小吾、周光召、丁衡高等名人,被誉为“学生之城”、“教育名镇”。
白沙烧酒酿造技艺
继往圣,开来学。而今,白沙镇的学校已经发展到32所,包括6所百年学校、1所职业中学和1所大学。
抗战不仅是老一辈白沙人口中流传的故事,更是新时代白沙人胸怀的精神。秉承抗战精神拼搏、奉献、团结、自强的核心内涵,白沙人在经济建设的新战场上不断建立新功。
历史文化厚重的白沙镇,孕育出以“老重庆”、“民国风”为主要风貌特征的白沙镇影视基地。2006年以来,《江姐》、《雾都》、《母亲,母亲》、《开罗宣言》等近80部影视剧于白沙取景,冯小刚、贾樟柯、斯琴高娃、张丰毅、范伟等影视大腕先后前来拍片,白沙镇的影视文化氛围日趋浓厚。
白沙镇黑石山九曲池
重现古镇盛景 文旅融合发展
文化,奠定了白沙旅游发展的基础,赋予了白沙旅游发展的灵魂。成功申报第二批全国“文化教育”特色小镇,无疑让白沙镇经济社会发展站上了又一个新起点。
未来5年,白沙镇将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区位、产业、体制优势,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产业特色明显、城市功能完善的文化重镇,建成产城融合示范小城市、江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支点。
“重庆朝天门”唯一外景拍摄地——白沙朝天嘴码头 摄/何秀华
如今的白沙镇,正大力打造以人文景观为主的白沙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试图与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四面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一起,形成拉动江津全域旅游发展的“双核”。
白沙镇将力争用两年时间,把西起陈家坡、东至影视基地的古镇片区,北临长江、南至长安路以及黑石山景区的古镇外围片区创建成为国家4A级景区,进而实现“以文化发展旅游,以旅游带动文创产业”的良性互动。
白沙古镇端午家宴
依托文教资源 发展文创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软实力竞争的“制高点”。白沙镇将加快文脉梳理工作进度,编辑出版《白沙文丛》。加速推进白沙闹元宵民俗文化活动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聚奎书院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工作。
白沙镇正在加快建设集“名人、民俗、抗战、古镇、影视、酿酒、教育”七大名片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力争将其成功申报为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结合当前影视产业发展现状,明确了“依托丰富人文历史资源,全力发展以影视产业为龙头的文化创意产业,着力打造西南地区知名影视基地”的发展思路。全面整合塘河、石蟆、永兴等津西片区影视拍摄资源,规划建设西南地区最大的影视拍摄外景集群。
白沙镇着力发挥“学生之城”、“教育名镇”优势,在进一步抓实教育事业、职教产业基础上,探索打造特色教育产业,培育西南地区最具“文艺范”的教育重镇。还拟与国内知名的电影学院、美术学院等合作,增强校地合作,打造影视教育中心、影视拍摄实践基地、美术采风创作基地。投资1840万元修缮夏公馆、紫云宫、卞小吾旧居、乐善堂等抗战遗址,启动旅客接待中心、邓若曾体育公园等文化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设立传统艺术工作室和陈可之等当代名人工作室,再现白沙“文艺之城”辉煌。
此外,白沙镇将落地一批文教招商项目,进一步提升白沙镇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彭光灿 王静
图片除署名外由江津区白沙镇人民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