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作当代“屈原”的国学大师文怀沙逝世
- T大
【编辑/王瑞文统筹/陈威】今日(6月23日),楚辞专家、国学大家文怀沙先生于凌晨三点十分在东京医院逝世,享年108岁。大白新闻了解到,文怀沙老先生被称作当代屈原,并在多所高校任职。105岁时仍办书画展,并亲临现场。此前,2009年他曾因年龄问题,陷入争议。面对风波,他用200余字作出声明。
文怀沙图片来源于网络
和郭沫若同被誉为当代中国楚辞专家
据了解,文怀沙祖籍湖南,1910年生于北京。十几岁时便开始迷恋那些连大人都不敢看的书。童年的文怀沙似懂非懂地读《离骚》,屈原的笔锋渐渐把内向、多愁的文怀沙,变成了一个棱角分明的人,也养成了他特立独行的个性。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各种革命文学团体盛行一时,最有影响的是1909年由柳亚子与陈去病、高天梅发起成立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南社与同盟会互为掎角,一文一武共助国民革命,能够被南社认可并且接受是当时的文学青年梦寐以求的机会。此时的文怀沙刚刚高中毕业,他写了一首诗,并寄给著名的国学大师柳亚子。柳亚子看过文怀沙的诗作后,写信给他,在诗后题字:“君诗如美人,未嫁已倾城”。
正因此事,文怀沙才渐渐为人所知。后来他用新诗的方式解读了屈原的《九歌》《九章》和《离骚》等著名的篇章。为屈原作品的推广和普及闯出了一条新路。文怀沙与郭沫若、游国恩被誉为当代中国三大楚辞专家。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为了纪念中国爱国诗人屈原、波兰天文学家尼古劳斯·哥白尼、法国作家弗朗索瓦·拉伯雷、古巴作家何塞·马蒂这四位文化名人,在莫斯科举行了和平大会。当时新中国在联合国还没有获得一席之地,为了响应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争取国际地位,国家文化部决定由郭沫若、游国恩、郑振铎、文怀沙等人组成屈原研究小组,并将屈原的作品整理成集,以白话文的形式出版发行。给屈原作品加简单的注释,注释要尽量通俗易懂,让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能看懂,这样才能普及屈原作品。文怀沙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项艰巨任务。
由于文怀沙在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深厚造诣,特别是对屈原诗歌研究的成就和博学多才,他被誉为当代“屈原”。解放后他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并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等职务,现任中国诗书画研究院、上海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
桃李满天下,105岁时仍办书法展
据了解,著名书画家范曾和被称作当代“李清照”的空林子都是文怀沙的学生。1992年4月他曾为《范曾精品画集》题词。而空林子还是其关门弟子。
据悉,范曾采用白描为诗人文怀沙先生造过像,钱先生看到后便挥笔题词,毫无保留地赞许范画:文子振奇越世,范生超诣传神,画品居上之上,化人现身外身。这一赞词被文艺理论家刘再复发表在报刊上。刘再复将引述赞词的文章寄给钱钟书后,他回信称“大函奉悉。拙诗后二句,第三句专赞范画,第四句切合范画的是人像(不是山水)。旧诗技巧所谓扣题不漏不欠,江西派所谓“字字有来历”。因此乃题画诗,不足赞人诗,以范画为主也。故僭改几句,请酌定。草此即颂日祺。”
除了弟子范曾在书画上有所成就,文怀沙的书法也堪称一绝。据人民网报道,2015年4月7日,“文怀沙一百零五岁法书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文怀沙先生亲临现场,并为展览启幕。该展览汇集了文老近十余年来创作的书法精品70余幅,内容、形式、书体丰富多样,其中有些重要的代表作是第一次公开展出,如“道德经随想录”系列。该组作品全文实录了文老为《道德经》出版而撰写的序文,共1400字,皆以极周正字体写成,装裱成9幅八尺画轴,成组集中展出。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展览中有30件作品曾在巴黎“东方艺术情韵大型展览”上展出过,深受法国观众的热爱。展览结束后,这30件作品将全部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文怀沙图片来源于网络
曾因年龄问题陷入风波,仅用二百余字声明
2009年2月,《北京晚报》刊发文章,对文怀沙的年龄、入狱原因等问题提出质疑。文章中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十年代初的第一本花名册中文怀沙的出生时间填为“1922年”;据中国国家话剧院记录,其出生时间填得更为具体:1921年1月15日;1963年12月被判劳教时,年龄记录为“43岁”,推算得知,其出生时间应在1921年初。三处记录的出生时间虽略有差异,但相差都不到一年。文怀沙年龄虚报近一轮,是为了便于给早年经历加上一个又一个耀眼光环。但在2009年间,文怀沙接受记者采访或演讲中,都自称为九旬老翁。年表中所写出生时间为1910年1月。该文作者李辉称“年龄虚报近一轮,是为了便于给早年经历加上一个又一个耀眼光环。”
据《成都晚报》报道,2009年2月20日晚10点左右,国学大师文怀沙通过香港某网站发表了亲笔书写的声明,算作对“炮轰事件”的首次回应,全文共200余字: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我诞生于忧患频连之己酉腊月初五,即阳历一九一零年一月十五日,其它歧说,俱不足信。后世史家当以此为据,无劳辨析,此哀言也;亦善言也。自揆平生碌碌,泰半荒度。堪留赠后贤及我不认识之子孙,已公开刊布者有:“正清和”三十三字真经及《四部文明》二百卷(约近一亿四千万言)。知我,罪我,有书为证,乌足道?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如是而已。在此份文章中,一头一尾均盖有文怀沙的印章,落款为燕堂文怀沙,二OO九年二月二十日。
【资料来源:封面新闻、国际在线、人民网、成都晚报、羊城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