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漫画:中美建交背后的较量
- T大
咱们接昨天的话题
尼克松访华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但是从1972年2月到1979年1月
整整数年的时间里
中美依旧没能建交
尼克松曾与中国领导人有过秘密协议
说要在任内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
但是他因水门事件辞职
接替他的是副总统福特
福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留用基辛格
这可见他对基辛格的器重
也说明他很明白自己的弱点
外交领域是福特最薄弱的方面
除了进行了不多的海外旅游
他就没有过国际交往的记录
对于美中关系
福特有自己的考虑
在1976年大选获胜之前
他是无法推进美中关系正常化的
在福特的影响下
基辛格在也失去了昔日的热情
只是在苏联访问结束后
顺道去了下北京
这次,基辛格耍了一点并不高明的“小聪明”
先是在中苏边境海参崴举行美苏会谈
然后紧接着访问北京
想用美苏关系缓和迫使中国让步
可惜,基辛格还没有充分了解中国人
他一来北京就碰了软钉子
刚下飞机
前来迎接的乔冠华弦外有音地对他说
此时,周恩来的病已经很重了
他刚进行第二次膀胱检查和电灼术治疗
术后效果并不理想
在他的苦心安排下
邓小平开始实质性承担中国的外交工作
4月6日
邓率中国代表团飞赴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
邓小平已到了无须睡太多觉的年纪
在漫长的旅途中
他想得很多,烟也吸得很多
那个航班的空姐至今还记得
当她频繁去为他倾倒烟灰时
邓用浓重的川音向她道歉
外交对邓小平来说是个新的领域
邓立刻显露出与周有完全不同的作风
事实上联合国大会上
邓向基辛格传递的消息
确实比周恩来更严肃、刺耳
他甚至对基辛格讲
美国并没有兑现稍早有关台湾问题的承诺
如果美国想从与苏联和解中捞到点什么
肯定是危险的
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
双方都没法达成协议
直到卡特当选总统
事情才出现转机
卡特一上台就明确表态
希望中美关系能够正常化
在外交领域,哪怕是一句话
都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这表明,卡特是铁了心要和中国建交了
其实那些麻烦一个都不少
而且还有一个大麻烦
那就是印度洋地区的军备控制问题
1977年,前苏联可能通过阿富汗、巴基斯坦
找到一个在印度洋的出口
以便实现它战略势力的扩张
对这个局面,美国很着急
一方面,它需要和苏联实行缓和
另一方面,也需要和关键性的新力量合作
以便获得更强的战略威慑力
而和中国建交
正是这个布局里最重要的一步
卡特曾派国务卿万斯去北京探风
万斯处理过越南停战谈判、底特略种族冲突
在当时被誉为 “头号麻烦解决专家”
但这位头号麻烦解决专家
在中国碰了钉子
对于万斯访华的成效
邓小平很是失望
他认为实际上万斯的访问不但没有促进作用
反而使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遭受挫折
万斯上来就热情洋溢地说了一大通
比如美国如何重视中美关系
等等一套概念性的东西
邓小平呢就坐在位子上
不停地抽着他喜欢的熊猫牌香烟
一言不发
显然万斯准备得很充分,讲了很长时间
但是归纳起来
就大概这么几点
万斯说完之后
邓小平掏出一支香烟
慢慢地点上,吸了一口之后
他看着万斯的脸,提高声音说了这样的话
对此,我们完全不能同意
如果真想解决问题
干干脆脆就是三条
为了照顾现实
我们可以允许保持美台间非官方的民间往来
至于台湾同中国统一的问题
还是让中国人自己解决
万斯听完这通话,瞠目结舌
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万万没想到邓小平会这么直截了当
他口袋里揣着的事先准备好的那张
就成了废纸
万斯带回了邓小平的建议
而这一次,卡特决定接受中方的要求
他的思绪在建议的建交时间
“1979年1月1日”上停留了好久
他知道,中方会喜欢这个日子
中国人将每年1月1日叫做“元旦”
是吉祥开始的含义
离这个日期还有不到8个月
美中双方能在这不长的时间里
消除障碍和分歧吗?
他决定派另一位悍将布热津斯基
重启中美建交谈判
1978年5月21日
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布热津斯基
会见一开始
邓小平的第一句话就是
“你一定很累了”
布热津斯基回答说
在中美建交谈判刚开始时
卡特曾指示国务院做出一个友好姿态
宣布取消向台湾出售
64架P4战斗机计划
但美国的善意抛出一个月后
并没有得到中国明确的反应
怎么啦?
原来邓小平觉得
美国还没亮出底牌
一开始卡特政府制定了这样的谈判策略
但中方的想法是
有了这个大前提,中方才可能谈细节
作为一个桥牌高手
邓小平深知出牌的时机最关键
现在他和卡特比的就是耐心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谈判一直拖到了10月
到了11月,卡特自己沉不住气了
他告诉布热津斯基
现在是解决中美问题的最好时机
到1979年,美苏将进行限制核武器谈判
那中美建交谈判肯定要往后推
因此啊,时间紧、任务重
美国人到不得已亮底牌的时候了
11月2日,双方举行了第五次会谈
美国把自己草拟的16条建交草案
提了出来
美国底线信号是
保留对台湾出售防御性武器的权力
信号的含义也很清晰
听完美国的底线
邓小平拍着座椅的扶手说
“我们绝对永远不同意!”
不过他当场决定,我们照样要建交
这个问题没解决
建交以后,中美两国可以继续再谈
卡特总统接到中方答复时
正好是深夜,兴奋得夜不能寐
他担心时间拖长了可能出现泄密
于是亲自做出决断
提前半个月,即在美东时间12月15日
宣布关系正常化
想起保密工作确实做得滴水不漏
他不禁有些得意
当天,他又给布热津斯基打了电话
电话接通后
他竟然像顽皮的孩子一样
给布热津斯基开玩笑
中美建交震惊世界
为了保密
美方直到最后一刻才通知了蒋经国
关于蒋经国的反应如何,众说纷纭
但是有一点很明确
中美建交对他的打击非常之大
他有一个坚持了40年写日记的习惯
从此就中断了
尽管中美两国建交仍有悬而未决的台湾问题
但两国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
美联社记者从东京发出的评述说
1978年12月在北京发生两件大事
中美建交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使举世都听到古老中国隆隆打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