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里约残奥会的田径跑道上,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屡创佳绩。跑道上,盲人运动员虽然眼前漆黑或只有少许光感,但盲人运动员在领跑员的带动下依然奋力冲刺。结实的书包带用缝纫机或者手工缝成一个圈,这样的引导环套在两个人的手上,视力受损的运动员与领跑员就成为一个整体,即使在黑暗之中,也可以跟随后者的脚步放心奔跑,他们以拼搏精神、乐观心态以及超出常人默契的配合,在跑道上勾勒出一个大写的“人”字!
在本届里约残奥会的田径跑道上,有三名领跑员来自沈阳体育学院,包括运动训练专业的本科生王梓芃、在读研究生贾登璞和金煜博。而在他们的领跑下,中国选手周国华在田径T11-13级女子4×100米项目比赛中收获金牌,并收获田径T11级女子100米项目银牌和200米项目铜牌;沈阳女孩郑金在女子1500米T11级决赛中,以4分38秒92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
昨天,沈阳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讲师邢昊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田径跑道上,盲人运动员并不是一个人在奔跑,在他们身边的领跑员,同样是领奖台上的‘英雄’!”
沈体派出三名里约残奥领跑员
里约残奥会的田径跑道上,陪伴在盲人运动员身边的领跑员,却也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辛苦。沈阳体院的在读研究生贾登璞,2014年时在国家队实习,那段时间的周国华正在寻找领跑员,两个人一拍即合,从2015年1月份开始配合,在周国华戴上眼罩登上跑道时,贾登璞就是她在赛场上的“眼睛”。在近两年的磨合过后,他们把之前的100米个人最好成绩从12.08秒提高到11.98秒,还拿下一枚珍贵的奥运银牌。北京时间9月18日,在2016年里约残奥会田径女子1500米T11级决赛中,沈阳女孩郑金在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领跑员金煜博的引领下,以4分38秒92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郑金在本届残奥会马拉松比赛中,沈阳体院的学生王梓芃和金煜博分别领跑她的前半程和后半程。
“眼睛”的奔跑是引领更是陪伴
在盲人运动员和领跑员之间,是否步伐一致、并驾齐驱,在比赛中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沈阳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讲师、现任田径院队中长跑组教练的邢昊天告诉记者:“残疾人田径比赛规定,运动员参赛需通过领跑员带跑协助完成。此外,在日常训练中,需由领跑员与其共同完成训练计划。”而对于领跑员的选拔,也是有要求的:30岁以下的男性,身高在1.80米至1.85米之间,且近四年内在市级以上运动会上,电子计时成绩不得低于100米11秒20等标准。邢昊天说,领跑员就是盲人运动员的“眼睛”,“所以,领跑员在行进过程中,是不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奔跑的,必须与运动员保持一致,在步伐和节奏上不能有丝毫的差异。”
信任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
盲人运动员与领跑员之间的默契,超出寻常。比如,周国华与贾登璞,在场上两人用简单的口令和动作就能够沟通。贾登璞只需简单说出“压”一个字,周国华就知道“我该压线往前冲了”。除了临场的步伐节奏配合,能够保证盲人运动员和领跑员时刻保持并肩奔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信任。这样的信任建立起来并非一朝一夕,在训练中,是一圈又一圈跑道的积累,在生活中,用贾登璞的话说,“除了她洗漱休息的时候,其他时间都在一起”。这种信任,必须依靠他们之间日积月累的相互依靠。
“金煜博明年研究生毕业,当领跑员也有好几年了,最近两年一直陪跑郑金”,邢昊天说:“金煜博在学院上本科时800米、1500米的成绩就非常突出,也因此被残联选中当领跑员。在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上,金煜博就曾带领著名残疾人运动员张振获得男子1500米T11级决赛金牌。如今,金煜博已经结婚生女,女儿近4岁,他的妻女及父母都生活在抚顺,但这几年当领跑员,他没有节假日,与家人聚少离多,几乎全身心铺在与郑金的训练和比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