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佛教在中国建立寺院,便开始从事慈善救济活动。“慈善”一词便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才使用的。
在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就出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专门用于救济贫穷的慈善基金——无尽藏。南齐时佛教“设六疾馆,以养贫民”,北魏创“僧祇户”,至唐代开始在寺院建立固定的慈善机构“悲田养病坊”,成为全国性的佛教慈善组织,收养社会上贫病孤残的老人,施药义诊、救济穷困,堪称世界上最早的民间慈善机构。佛教慈善的内容还包括赈灾、收容难民和孤儿、修路造桥等,佛教寺院集宗教与慈善于一身,对社会贡献良多。
到明清时期,各地的善会、善堂常常创设于寺院并由僧众管理。及至近代,太虚大师针对时弊,提出“人生佛教”的口号和蓝图,引导信众重视现实人生,建设人间净土,影响了当时以及随后中国佛教的发展。在这种思潮下,佛教慈善组织迅速发展。尤其是当代台湾,不仅民间佛教慈善团体数量众多,还呈现出全球化的态势。例如台湾最大的佛教慈善基金会——慈济功德会,被认为是佛教慈善事业全球化的典范。
“基金会”这一名称和形式来源于西方。现代西方宗教慈善组织多采用基金会的形式,也是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的。在西方历史上,慈善事业也是首先由宗教推动的。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徒以基督教义为价值基础,培育出的慈善意识和行为模式,深刻影响了西方的慈善传统。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宗教与有组织的慈善几乎是合二为一的。随着社会发展,慈善和宗教逐渐分离。近代民主国家建立,宗教权威逐渐撤出社会公共领域,回归于精神层面,国家代表世俗权威承担起更多的公共责任,一部分原来由宗教慈善组织承担的任务也被国家所承接。政府介入慈善事业,促使慈善活动在扶危济困之外有了更多的社会目标,注入了调节税收、社会公益、社会监督、民主推进等新的内涵,传统慈善形式由此过渡到现代慈善形式。
伴随现代工商业的发展,巨大的物质财富累积又为慈善捐赠提供了新的源泉,工商业者成为大额慈善捐助的主体。社会分化带来社会多元化、专业化,社会公共服务也逐渐走向专业化。有组织的专业化的慈善组织成为慈善事业的主流,更进一步加速了慈善与宗教的分化。“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危机下促发了“社团革命”,民间非政府组织(NGO)大量涌现,尤其在社会公益和慈善方面发挥了巨大功能。各种类型的社会公益组织成为慈善事业的主要载体,而基金会的出现,使慈善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快速发展,公益事业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在推进经济、社会事业以及民主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我国现代意义的基金会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学习借鉴西方基金会的形式,在我国设立以“振兴教育、培养人才”为宗旨的基金会,期望以此解决中国面临的社会危机。改革开放后,思想和政策的调整,推动了公益性基金会的诞生,整个20世纪80年代还出现了基金会热。随着一系列的管理法规的出台,基金会的发展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佛教及其他宗教所成立的慈善组织也直接采用或相继转型为基金会形式,被纳入更为正式的体制内予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