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古钗脚、屋漏痕、万岁枯藤——哪种笔法最高妙?

书法入门 2015/10/2508:42 显示图片

古人讲书法之道,有涉及广袤深邃的伦理哲学,也有借自然万物来比拟笔墨。例如,“古钗脚”、“屋漏痕”、“万岁枯藤”等这些名词,看着就油然展现眼前,似乎笔法就已跃然纸面。

不过,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些词汇用于书法,还真不是那么好理解。

古钗脚

钗,是两股笄组成的用来挽头发的器物,一般用玉石、骨雕或金银打造而成。而钗脚,又称之为钗股,是指直接插进头发的部分。

钗脚部分因为要插挽头发,所以一般都硬朗、光滑、齐整,或者稍微带点弧度。

“古钗脚”用到书法上,则是形容笔划圆活姿媚、遒劲有力。当然,一个“古”字也表明书法笔意须具古法、古意。

唐朝吕总《续书评》云:“李阳冰书若古钗倚物,力有万夫。李斯之后一人而已。”李斯,秦朝丞相,篆书大家。李阳冰,为唐朝篆书大家,传为李白的族叔。

除了这两位之外,其实“古钗脚”笔法的高手,是草书大师怀素。尤其是在他的《自叙帖》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图:怀素笔法)

屋漏痕

“屋漏痕”,是指雨水在灰土墙上流淌下来的痕迹。因为墙面不一定平整,所以雨水流下的痕迹也是曲折变化,充满随机式的不确定性。

练习书法的时间久了,就自然会慢慢发现,水墨线条边缘会在带有纤维的宣纸上,留下带有渗透、洇湿的痕迹,极像自然浸染漫漶的屋漏之水痕,古朴而含蓄。

相传,怀素也是從张旭老师那里获得“屋漏痕”的笔法真传,才写出了《小草千字文》。

万岁枯藤

也还有传说,卫夫人曾带着王羲之到深山老林之中,从枯老得粗藤去体悟学习笔势的力量。

蒋勋就想象出了那种画面:

卫夫人教王羲之看“万岁枯藤”,在登山时攀援一枝老藤,一根漫长岁月里长成的生命。孩子借着藤的韧劲,把身体吊上去,借着藤的力量,悬宕在空中。于是就可以感觉到老藤的强韧——拉扯不断的坚硬顽固的力量。

这种生活感悟将成为书法上得领悟。“竖”这一笔,要写到拉不断,强韧而又有弹性,表现出一张自然迸发的张力。

虽然有人批评蒋勋太会想象、太会编了,但这样的表述对于理解“万岁枯藤”也还是很有帮助的。

(图:董其昌的“虎”字)

不过呢,清朝王澍《论书賸语》对这些笔法有所比较,他说:

古钗脚不如屋漏痕,屋漏痕不如万岁枯藤,以其渐近自然。

钗脚、漏痕之妙,从生入,从熟出。

刻意做作是不会得到这样的线条效果的,必须是在经年累月的不断训练之中,悟到岁月的沧桑,不其然而进入审美的极致境界。

文/老伍

最通俗的讲述,最正统的书法

“书法入门”(微信号:shufarumen):

独家刊发田蕴章老师系列书法讲座图文版。

如需转载,敬请联系获得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