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面人汤”的文人气
汤家祖上算是小康之家,汤子博念书识字,学过绘画,对雕塑有很大兴趣。在捏面人之前,他曾捏过泥人,只是因泥人保存必须烧制,才转而研究面人。汤子博一直认为,手艺不仅是手上功夫,更需要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文化氛围的熏陶,缺乏学养与文人气,是捏不好面人的。
小时候积累的国学和绘画功底,在捏面人时派上了用场,无论是在表现的题材上,书卷人物、戏曲人物、仙佛人物兼有;还是在面人形式上,将“举签式”改为“托板式”,进而创造出浮雕面塑、悬塑面塑和制钱面塑等,都拓展了这门手艺的表现手段和空间。那时汤子博经常背着箱子走南闯北,每当碰到庙宇道观,他总会停下脚步,到里面画速写。若没有家学的影响,便不可能有这样细密的心思,这在手艺人这个行当中,的确是独树一帜。
戏曲教育家翁偶虹曾评价汤子博的面人“取材高逸,敷色淡雅,如国画中的半工半写”,其弟汤子高的面人也是“制作精细,敷色艳丽,结构干净”。他还为二人的戏剧人物面塑出谋划策,要着重表现哪个身段、哪次亮相,在细节上应该如何注意。正因如此,上至政要商贾,下至平民百姓,都对“面人汤”的作品连连称赞。
汤子博奠定了“面人汤”的基础,到第二代的时候,便是在前辈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汤子博的次子汤夙国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在手艺行当里绝对算是高学历者。在雕塑系学习的经历,使得汤夙国能够更好把握面的特性,同时在创作中融入西方的有益元素,增强了汤氏面人的艺术性。如面塑《屈原》,既用大写意来表现人物,也展示出汤夙国对屈原文学造诣的精准把握。无论是随风扬起的褶皱,还是恣意的发丝,无不体现出屈原“天问”一瞬间博学敢疑、探求真理的精神。除此之外,汤夙国将书法与绘画作为背景融入作品中,既有时代性与创新性,又有传统文化的传承。
今年三月,汤夙国先生溘然长逝,心感悲痛之余,不禁感叹手艺传承之难。有时候形可仿、意难传,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并不容易找到。但无论怎样,“面人汤”的文人气还在深深影响第三代传人,让这门手艺能独立、独特、卓尔不群。(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