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桃弧展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
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
讲述者 | Amana
公众平台 : dongxi99
河洛正音,中原风骨
何人是客?何为客家人?
顾名思义,很多人会这样理解:客居他乡的人所以自称客家人。但其实最开始客家人这个称谓是个他称,并不是客家人自称的。
“筚路桃弧展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晚晴诗人、教育家黄遵宪用四句诗形象生动的概括了客家人的源流及人文特色。
从这四句诗里我们可以看到客家人的几个特征:南迁、方言、中原,而这几个特征正是我今晚分享的三个关键词。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所以我就用关键词“方言”作为今晚分享的开篇吧。
汉剧•客家话表演的地方剧:唱腔博采各剧种之长,朴实淳厚、高昂悲壮。 (图片来源网络)
作为客家人我辨认同族最轻易的办法就是听音,人在异乡经常会因为听出对方讲的是客家话而分外多出几分亲切来。
在我们的传统里,语言的存续是被看作比财产的延续更为宝贵的东西。“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这句世代相传的祖训足可证明。
这也形成了客家人的一个显著特点:虽然客家人分布的地域广阔,各地的客家人所说的客家话会略有差异,但是相互之间不会出现语言障碍。
也因此,客家话成了客家人身上最有辨识度的一个部分。我经常听音辨人,即为此般。
而客家话也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被称作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因其保留了很多原来北方的中原古音。给大家念首古诗感受一下客家话的浓浓古音。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大家用普通话试着念一下,这首诗是不是不押韵?但是用客家话念“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字,读“峡”,正好与二.四句末的“家”和“花”押韵,在古音中“斜”也是读“峡”,跟客家话正好相同。
除了古诗用普通话念不押韵,用客家话念却可以押韵的例子外,还有像客家人把“稻子”唤作“禾”,吃是“食”,绳子是“索”,脸是“面”……其他如“目(眼)珠”(眼睛)、“目汁”(眼泪)等,这些叫法也是跟古音相同但是区别于普通话的。
客家话充分体现了客家语言“根在河洛”的特点,所谓“河洛正音,中原风骨”。
千年迁徙苦难与辉煌并进
客家人的历史是一部迁徙史,历史上,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居南方,经历过5次大迁徙。还有一说是6次,但目前学术界对这个次数之说尚未有定论。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客家学大师罗香林教授提出来的5次大迁徙。
这5次大迁徙也决定了如今客家人的主要地理分布,客家民系的孕育、形成、发展也是在这五次大迁徙里奠定的。下面我将给大家详细介绍这5次大迁徙的时间、成因及影响。
第一次迁徙公元317-589
第二次迁徙公元880-1126
第三次迁徙公元1127-1644
第四次迁徙公元1645-1843
第五次迁徙公元1866年后
客家第一次大迁徙
公元317—589年间,即两晋之交至南北朝期间。
当时的晋王朝爆发“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为求生存,当时的中原汉族,被迫南迁。当时南迁的人口多由“衣冠士族”(大地主)率领,所以,也被称作“衣冠南渡”。
这次的大迁徙其实并没有给历史的发展带来特别深刻的影响,因为这次迁徙的客家先民人数不多,规模也不大,多数是为躲避战乱而自发南迁的流民,所到之处也大多是一些“南蛮之地”。
最大的影响是:在客家先民在到达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后,东晋统治者为了安顿和控制这些北来的侨民,在侨人较为集中的地方重置了州县。这也是史载的“侨制郡县”、“土段”“给客制度”产生的主要背景。
这些衣冠南渡的客家先民,仍然保留对中原郡望身份的自我坚持和被迫迁徙的无奈,所以依旧以“衣冠士族”自称,在侨居中保留中原文化习俗。这也定下客家人以后迁徙融合的基调:语言统一,习俗犹留,最大限度保留自己的文化习俗传统。
客家第二次大迁徙
公元880——1126年间,即唐末到北宋期间。
唐朝经“安史之乱”后,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都走向衰败。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爆发了史上称之为“黄巢起义”的农民起义运动。这场运动历时十几年之久,虽然对瓦解和摧毁唐朝政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起义也给沿途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和残酷的灾难。无数原籍战区的无辜民众都遭受了死亡或逃难的命运。
随后五代十国的割据纷争和北宋的战事,加之长江流域的灾荒频繁发生,这些原因共同促成了第二次大迁徙。迫使在前一阶段从黄河流域的河南等迁到长江流域聚居的客家先民,再度大举南迁,最终到达闽、赣、粤结合部,成为客家的第一批先民。
这次大迁徙无论从规模还是历时上都远超第一次大迁徙,使得原来相对落后的南方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迁入,加之南方本身相对和平的环境,经济迅速发展,最终导致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南北方人口的比重也由北重南轻转变为南重北轻。
客家先民也叩开了闽赣粤区的山门大举迁入,促使客家大本营逐渐形成,为汉民族一个崭新的民系诞生准备了足够的人力资源,奠定了客家民系的成熟和形成基础。
客家第三次大迁徙
公元1127——1644年间,即两宋之交至明朝中叶。
这次的南迁依然与封建统治的衰败和战乱密切相关。
当时的北宋国力软弱加之消极政治,对外军事软弱导致无数次战争失败,而战争失败所需支付的大量赔款又加诸人民赋税之上;对内放任官僚地主兼并土地的“不抑兼并”政策,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荒年大量招募甚至强制丁壮入伍的雇兵制,更大大影响百姓生产…
落后就要挨打,这些最终导致元兵的趁虚而入,中国历史上也第一次进入外族人统治的时代。元兵入主中原推行的是元朝的野蛮统治,动荡的社会经济中心的转移促使更多的中原汉民迁入较为和平的南方,更多的汉人涌入客家大本营(粤闽赣区),并与当地的畲族、瑶族等土著民族融合,但始终保持自己的民系特色。
这次大迁徙可以说是一个节点,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影响上来看,这次大迁徙之后,客家人的长距离南迁宣告结束而进入另外一种迁徙形态:即从客家大本营向外发展。而在大本营内部的人口流动中,客家民系走过了孕育、形成、完善的路程。至此,客家民系正式形成。
而在客家大本营内,始终认为自己“根在河洛”的客家人共同拥有着自晋代以来流徙而产生的漂泊基因,共同秉承着魏晋“衣冠士族”所持有的清流思想和因两宋积弱而激发的民族自尊,使客家民俗表现出与当地民俗不同的色彩来,如语言上保持了中原古音,精神文化上保持了汉族传统(如忠孝义传家)。
(民族英雄文天祥,江西客家人)
这些文化传承也孕育了一大批客家英雄。如南宋末的爱国英雄文天祥,他是江西客家人,当时他起兵勤王所率之队伍也多是粤赣边区的客家人。
客家第四次大迁徙
公元1645——1843年间,即明末清初时。
彼时,清兵入关,对汉族实行异策,激发了客家人维护汉族统治的民族自尊,客家节义之士,出面号召群众举义反清,失败后被迫散居各地。
另外客家大本营中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人口大增,加之明末资本主义萌芽,伴随雇佣、租佃关系的变化,而当地山多田少,耕植所获不足供应,遂居住于闽赣粤区的客家人纷纷外出。
又适逢清政府发起“移湖广、填四川”运动。于是,当时聚居在粤闽赣区的客家人也随政策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韩素音的祖先,都是当时由广东、福建迁到四川的客家人。
这次大迁徙,客家人大量迁入广西、台湾、四川等地,对此民谚有说“少己东不成市,有烟必有东。”可见客家人的迁入对当地经济面貌的影响之大。
同时,在迁徙定居地,客家人与当地土著长期共同生活,比如南方的畲、黎、瑶等族,在同化当地土著的同时,也接受了他们的一些生活习俗,从而形成了客家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
客家第五次大迁徙
公元1866年以后,即清末时期。
当时,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起义军受到剿杀,百姓纷纷逃匿;相继又爆发了长达十二年的土客大械斗,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以安置客家人。
动乱再加客家大本营居住地人口的急剧膨胀,耕地面积的严重匮乏和自然灾害的侵袭,造成了客家人的第五次大迁徙。
因清末时期的对外贸易发展,虽然清末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但却独留广州这一口海外贸易枢纽,有些临近沿海的客家人为求生计,冒险出海谋生,所以这次大迁徙的路径是由广东中部、东部迁往西部、南部及海外南洋等地的。
这一时期的大迁徙活动影响更为深远,我的家乡梅州被称为“华侨之乡”,就是源于这次大迁徙。
在这次大迁徙中,相当一部分的客家人远走世界各地,遭遇各种颠沛流离、世事维艰的考验,促使客家人充分发挥了千年迁徙形成的冒险精神、抗争意识、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客家精神。
这一切也造就了客家人强烈的革命性,这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涌现出了一大批对近代中国影响极大的革命代表。
如洪秀全、孙中山、廖仲恺、黄遵宪、叶剑英、朱德等,都是促进中国发展的革命先人。
(叶剑英元帅,梅州客家人)
同时在迁往海外的客家人中,也对海外的经济、政治、文化作出了深远的影响和贡献。
如号称“大唐客长”的罗芳伯,就是清代移民南洋的客家人。他于1770年在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西部山口羊地创办的兰芳公司,对西婆罗洲的开发起了极大的作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奠基者叶亚莱,也是清代迁移到马来西亚的客家人。
如今在海外影响甚大的客家后裔商界政界名人也不在少数。如缅甸“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华人“报业巨子”胡仙、香港“领带大王” 曾宪梓、“人造革大王”田家炳、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副总理李显龙、泰国首富总理他信等都是客家后裔。
所以才会有“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是东方犹太人”这样的赞誉。
客家人的五次大迁徙,历经一千七百多年,苦难与辉煌并进,生生不息,是“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影响或选择下的适者”。
客家五次大迁徙•外话
起源争议及客家学研究
客家五次大迁徙的脉络和迁徙路径,最开始被系统提出是在客家学的奠基人罗香林教授的《客家源流考》里。
《客家源流考》罗香林 著 (图片来源网络)
在我做第一次分享讲客家娘酒文化时,曾有人问过“你们认可自己是汉民族的分支吗?”我用客家传统食物“酿豆腐”“酿粄”与北方汉族传统食物“饺子”作对比,还有客家人爱吃的早餐“腌面”说起…从饮食文化的角度对客家人与汉民族的渊源做过回答。
但在20世纪30年代,关于客家起源的争议却曾引起过客家族群的激烈辨争。
起因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学者在编著广东乡土历史、地理教科书及某些报刊、杂志时对客家进行了诋毁和污蔑,妄称客家“非汉种”,即“客家土著说”,并将客字加上“犭”旁来贬低客家人,试图让客家人在文化上低人一等来达到他们的某些政治目的。
这当然引起客家族群的强烈抗辩。
在罗香林教授撰写的《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考》,从中华民族的构成和演进说起,对中华民族中客家的源流和系统、客家的分布及其自然环境、客家语言的特征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和考证,科学地证明了“客家为汉族里头的一个支系”,对这种污蔑客家人种低下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辩驳。
这次大论争也让客家人群体内部第一次深深地认识到自身身份认同的重要性,客家学即是在此次论争中长足发展起来的,所以客家学、客家历史被研究其实并不太长。而在这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客家学研究在内地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四大区域,同源不同样
(客家分布图)
如图示,客家族群的分布可以划分为四大区域:
1、闽西客家;
2、粤东客家;
3、赣南客家;
4、港台客家。
这四大区域的客家人因为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加之与当地原住民的融合,又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闽西客家
闽西客家人,闽西位于福建省西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此地位于汀江上游,多山地。闽西地区在唐末至北宋时期少战乱,相对比较安定,并且又有充分的开发与发展的潜力,因此客家人大量由中原地区迁入此地。
在闽西定居后,客家先民与先期到达的部分畲族杂居,文化上相互融合,但仍然大量保留了中原汉族的习俗,崇尚周礼古风,重视文化教育,具有明显的客家特色。比如闽西客家的代表建筑——土楼。
闽西土楼 (图片来源网络)
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由生土夯筑而成,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令人惊叹。
关于土楼的宏大和神秘还曾流传过一个谣言——美国人把土楼当成是导弹发射井了。
2004年1月号的美国《核科学家公报》披露:美国侦察卫星曾制造一个荒唐故事:将中国福建省内有1500余座客家土楼认为中国的新核基地。报道称,1985年的一天,美国总统里根看到国防部情报局送来这样一份报告:“我们在这里使用‘群’并非哗众取宠。中国南部有一个核基地群很可能是事实。根据我们每天7次通过中国上空的KH22卫星报告,在中国福建省内有1500余座不明建筑物,呈巨型蘑菇状,与核装置极相似。新的越顶卫星可穿透高大建筑物,但对这1500座建筑毫无办法,可见中国核能研究已登峰造极……因此,查清这些建筑的性质十分必要。
虽然这是谣言,但从这个谣言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土楼的宏大和壮阔了。
闽西客家除了土楼之外还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建筑——九厅十八井,也是客家民居三大典型建筑形式之一。
Tips
客家民居三大典型建筑形式:
1、土楼;2、围龙屋;3、九厅十八井。
其中,经常有人将围龙屋和土楼混为一谈,但围龙屋和土楼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详见如下围龙屋与土楼的同与不同。
围龙屋与土楼的不同之处:
1、土楼的外形为正圆,围龙屋的外形是椭圆;
2、土楼在居住方面突出家族的平等关系,围龙屋却是尊卑有序,等级分明;
3、土楼为全封闭结构,突出它的防御功能;
4、围龙屋是四通八达开放式的,淡化防御功能,突出祠堂功能;
5、土楼是闽南的福州人和闽西的客家人都有的一种民居;
6、围龙屋是客家人特有的民居,并被国际建筑学界公认为中国的五大传统民居之一。
围龙屋与土楼的相同之处:
都是聚族而居,都设有祖堂,都是向心有序的结构。
如果说土楼是闽西客家山区的典型建筑,那么九厅十八井就是闽西平原城镇客家聚落的代表建筑了。
九厅十八井•福建连城 (图片来源网络)
与土楼相比较,九厅十八井更接近北方的庭院建筑,它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是厅与庭院相结合而构建的大型民居建筑。
粤东客家
粤东客家是占据广东三分之一人口的庞大群体。广东素有三大派系之说,分别是广府派(珠三角地区讲白话);潮汕派(潮汕沿海地区讲潮汕话);还有客家派(粤东山区讲客家话)。
粤东,北接闽西、赣南,多为丘陵山地,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都很丰富。
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经历了从赣南到闽西到粤东,然后又从粤东散布到其他地区甚至海外的过程,因此可以说粤东是客家人南迁过程中重要的集散地和聚居地。
粤东有29个纯客家县,其中客家人主要集中在梅州、河源、惠州三市。
篇幅所限,出于私心,粤东我着重介绍的是梅州(我的家乡)。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约有人口500多万(其中客家人占97%),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中心之一,素有“世界客都”之称。
(图片来源网络)
粤东客家梅州最典型的建筑是围龙屋,我的家乡兴宁更被誉为“中国围龙屋之乡”,境内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围龙屋多达4000多座。
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是梅州客家地区的标志性民居建筑,是客家文化的载体。它集宗祠与民居于一体,集中反映了客家文化中强烈的宗族意识。
客家围龙屋在环境选择和建筑布局上深受中华传统文化“风水”影响,蕴含着丰富的中华哲学文化内涵。
中轴对称的温公祠围龙屋 (图片来源网络)
上图是中轴对称的温公祠围龙屋的平面图,这是非常典型的围龙屋建筑格局。
(图片来源网络)
在整体布局上,围龙屋一般以正身厅堂为轴心中轴对称,中轴线被认为是地脉龙神之所在,因而位于中轴线上的房间是不可以住人的。
(图片来源网络)
两侧横屋、后部的围龙间、前面的禾坪、池塘都以祖堂为中心分布,体现了以宗族为中心的意识,有利于增强宗族凝聚力。
主体建筑的大门前通常有半月形的池塘,水塘之水是宗族藏风聚气之处,主管屋主的财气
禾坪位于水塘与大门之间,是族人晒农作物的场所,也是平时族人娱乐活动场所。
禾坪 (图片来源网络)
祖厅后面有个半圆形鼓起的土包,看起来就像女人怀孕鼓起来的肚子,俗称“化胎”。化胎主管人丁,为宗族生育聚气之所。
“化胎” (图片来源网络)
在化胎前部位于中轴线处,立有五颗形状不一的石块,俗称“五星石”。
五星石 (图片来源网络)
五星石五块石头代表什么?五方龙神的对联有说“三星福为大,五行土是尊。”绝不像某些所谓的专家说的是生殖崇拜的意思。
五块石头分别代表五行:木、火、土、金、水。排列是从左边开始。含义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生生不息,所以又俗称“五星石”、福德五方土地龙神。
位于化胎后面的相对独立的半月形建筑叫做“围龙间”,为子孙族人日常居住之地。
“围龙间” 子孙族人日常居住地 (图片来源网络)
至此,客家民居的三大典型建筑形式都已介绍完。为什么在介绍客家代表地区时会着重介绍客家民居呢?其实,答案在刚刚讲围龙屋的时候我已经提到过。
客家民居是凝固的客家文化史,是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的载体。从这些或宏伟、或典雅,或精巧的建筑中我们可以得窥客家文化的传承脉络——崇文重教,强烈的宗亲观念,耕读传家,崇尚忠孝礼义……
赣南客家
赣南,因其“南控百越,北达三江”、“据五岭之要会,扼粤闽之要冲”的优越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水路交通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
我在想我们称呼江西人为老表,是否也是因为这种因缘——客家人南迁的第一站,那我们的祖先很多都是从江西作为起点再迁往其他地区的,所以我们跟江西人有种天然的亲近,把他们当做是我们的远方表亲,叫他们老表?
赣南18个县市区,客家人口占95℅(700万人)以上。赣南客家有“新客”、“老客”之分,“老客”主要聚居于赣南北部,即宁都、石城一带;“新客”多聚居于赣南中、南部。
赣南我没去过,虽然离我家挺近的。对赣南最好奇的一个地方是被称作中国风水第一村的——三寮村,据说是专门出风水大师的。这个地方也许也是很多海外客家人对赣南唯一熟知的地方。
所以在准备这次的分享时我特意找了下三寮村的资料。
中国风水第一村——三寮村 (图片来源网络)
三寮村的建筑都带有风水特色,全是按照风水走势布局调整的。据去过的人讲,三寮村的房子的门墙大多为异形,不像我们寻常建房子把房子砌得棱角分明,方方正正。
风水学重视山形地势,所以三寮村的房子充分利用风水,因势变形,在许多细节处都隐含风水的奥秘。
如:村中有一溪,作S状,划出如太极的村落。有家的大门,傍水,则左侧建了堵墙,就不至于开门见水。为什么这样做呢?风水上的说法是,那水名曰“桃花”,不利女子。所以建堵墙挡住,但也不是完全挡住看不见溪流,如果完全挡住就是把桃花全挡了,那样也坏事,会使女孩嫁不出去。
港台客家
港台客家,是客家人在第五次大迁徙中拓展出来的。
前面说过客家第五次大迁徙主要是从广东中部、东部往海外地区迁徙的,这些渡海来到台湾、香港的客家人,便是港台客家的最初来源。
其中香港的客家人大多是在1700年到1750年间从粤东移民到香港的,他们的祖籍地一般是五华、兴宁、梅县一带,少数来自惠州或福建。
由于移民来香港时人数众多,建立了400多座客家村庄,在人数和经济能力上都能够保持相对独立,因而没有被本地人同化,依然保留了客家人的传统习俗。
比如:移居香港的客家人依旧延续着在清明春祭与重阳秋祭时集体祭拜神明与先人灵位的传统。
开灯仪式:每年正月,香港客家的宗族就会为去年出生的男丁举行开灯仪式,承认新生男丁成为宗族成员的身份。燃亮的花灯通常就悬挂于宗祠内。(同粤东梅州兴宁地区的节日——“赏灯”)
在我的家乡,小时候经常可以听到谁家亲戚是香港佬,这个我们口中的“香港佬”指的就是移民香港的客家人。
台湾客家,客家人族群是台湾的第二大族群。跟内地推行普通话一样,很多地方方言逐渐丢失。台湾的客家人群体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但是,也出来更多保护本族文化语言的声音,在台湾大学有专门的客家学研究学院,在内地好像没有听过哪个高校有开专门的客家学研究。
(台湾客家传统服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内地虽然客家人人数众多,但是在客家文化研究方面,内地是落后于台湾的。之前20世纪30年代,因为客家起源说引起的大论战,涌现出像罗香林这样的客家学大师,但是之后,大陆的客家文化研究因种种原因就一直停滞不前了。台湾后来居上,在客家文化的研究、传承和保护上具有非常突出的表现。
在台湾还有专门的客家日。台湾把具客家独特性的“天穿日”(农历正月二十),设为中华民国“全国客家日”。
“天穿日”又称“天穿节”是人们非常陌生的一个传统节日,据史料记载,这一节日风俗从宋代以后就逐渐流失。现在,只有客家等少数地区的人们还有此风俗残留。 天穿节是元宵之后的第一个汉族传统节日,时间有正月二十、二十三、二十五等几种说法,以正月二十为多。天穿节又叫补天节,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百度百科
饮食特点:皮、咸、香
作为一个吃货,通篇却没介绍一个客家美食,实在是有点对不起自己。时间篇幅所限,只能借最后机会总结一下客家饮食的特点,发几张美图流口水下。
(客家酿豆腐)
借用我老爸检验客家酿豆腐好吃与否的一句三字诀“皮(肥、油)咸(入味)香(‘烧’同热)。”客家菜总体也可以用这三个字概括。
(客家红焖肉)
如客家人喜宴上必有的一道喜气腾腾的菜——“红焖肉”,体现的就是“皮(肥)”的特点;客家的盐焗鸡系类则体现了“咸”的特点;如果你在客家餐桌吃过饭,会发现其实客家菜很少冷盘,所有的菜几乎都是热气腾腾的。
(客家盐焗鸡)
客家菜的这些特点也与客家人的居住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客家人遍居山区,在山区从事体力劳动,客家菜重油重盐的特点可以提供更多能量,还有一个好处是能延长食物的储存时间。
另外客家饮食中有个很有意思的“酿文化”现象,客家酿三宝、酿粄、酿蛋……千变万化的酿菜搭配,是客家菜与众不同的地方。
究其根源,这与众不同的“酿文化”从何而来呢?如果我说出酿菜的另一个名字——“思乡菜”,聪明的你,是否已默默窥屏神会了呢?
酿菜也叫“思乡菜”,据说是由于当年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居南粤后,由于没有面粉,又思念家乡的饺子,于是就想办法把肉馅灌在豆腐里,以此回味家乡的味道,寄托思乡之情。
难怪离家在外的我,越来越爱吃酿豆腐……
END
最后,回归开篇的问题“何人是客,何为客家人?”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相信能看到这里的朋友,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如果一定要听听我的回答,我会唱句客家山歌给你听——
“客家来自黄河边,水有源来树有根……”
嘉宾及声明Amana嘉宾:土生土长客家人。喜读书,犹爱人文与艺术。然,懒笨根固,学无所长。独因血统使然,对客家文化尚知一二。
版权声明:本文经嘉宾授权发布。内容著作权归属讲述者,活动组织及版式设计由東西堂完成。如希望转载请取得授权。用作商业用途,请与原作者联络。否则,请自行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编审、排版:Amana
主持:Kathy涓涓
東西堂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