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VS苏格拉底:竟有这么多话不谋而合 连怕女人都一样

凤凰网综合 2015/12/1308:57 显示图片

作为东西方两位影响最大的先哲,孔子和苏格拉底有很多相同之处。他们同处于“轴心时代”,他们都既是思想家又是教育家,他们都强调关注人和社会本身。今天如风小编为大家解读这两位思想家的说过的那些相同的话,以期在两位圣哲的思想中找到他们共同强调的东西,奉献给大家。

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〇苏格拉底说:告诉我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孔子说人的毛病,各于其党。这个“党”不要以现代的观念来解释。古人所讲的党是乡党,包括了朋友在内。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乡党,就是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交朋友等社会人际的关系对一个人影响很大。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所犯的过错,通常和他身边的人或者朋友们的错误相类似。

苏格拉底也强调,一个人结交什么朋友,就能反映出他自身的一些品质。如果一个人的朋友都是爱好哲学的人,我们也能够推出,这个人是也是喜爱哲学的。

启示:能从一个人的朋友和他周围的人的情况看出这个人本身的品质、喜好等,这是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共识。另一个方面似乎也告诉我们,结交朋友是很重要的,朋友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资料图

〇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〇苏格拉底说: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不迁怒,不贰过”,这是孔子对爱徒颜回的评价。可以说是一个人难以企及的修养。不迁怒,就是自己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有什么烦恼和愤怒不发泄到别人身上去。不贰过,就是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

苏格拉底的话与孔子所说不二过,可以说完全一致。

启示:德国文豪歌德说,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可见,圣哲们并不反对犯错误。但是人都有内省的能力,犯了错误一定要反思,以求不二过。可是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的人少吗?看似简单很容易做到的一句话,可是仔细想一想,我们真的人人能做到吗?

资料图

〇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〇苏格拉底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这其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就是修身。所以,《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我们也常说,正人先正己,不管是正人,还是正天下,最根本的还是在正己。

苏格拉底也认为,一个人只有先处理好自己的事,修德、求知,然后才可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甚至左右国家和天下。

启示:根据这两位老师的言论,他们的学生在后世分别发展了“内圣外王”和“哲学家为王”的命题,影响深远。根据这种理论,拥有高尚道德和丰富知识的人应该为王,就是做政治上的领导;而作王的人,必须是道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

〇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〇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我们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而忙的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

两位大思想家对于快乐的认识惊人的一致。

资料图

〇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〇苏格拉底说:雅典就是一匹钝马,而我就是一只不断叮他,让他具有活力的牛虻。

木铎,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而是别人说孔子的。人们把孔子看成警世的大铃,在“无道”的世界里警醒世人。

而苏格拉底深爱自己的雅典城邦,他把雅典比作钝马,把自己比作牛虻,不断叮咬这匹马让它前行。

启示:鲁迅死后,许寿裳写过一首凭吊他的诗,有这么一句“长夜凭谁叩晓钟”,意思是鲁迅活着的时候在黑暗的夜里为什么敲钟惊醒人们,现在他死了,还有谁来警醒我们?

〇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〇苏格拉底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不赞成那种欲望满足的快乐主义。苏格拉底说,未经审查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必须有所思考,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求美德和真理的过程。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就是苏格拉底说的快乐的猪。论语上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思考,即使临时之前能明白一个道理,这也是很好的。

启示:我们中国又句古话,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句意思是说,人要想往好的方向发展就必须付出努力,承受痛苦,像登山那样;要想向坏的方向发展却很容易,就像山石从高处滚落,很自然。但结果却是不好的。

资料图

〇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〇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一件事情,就是我一无所知。

先说明一下,“鄙夫”中的鄙,不是卑鄙,也非粗俗,而是城郊、乡野,鄙夫就是生活在乡野的人。孔子是春秋时候的大学问家,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但孔子也坦承地承认自己很无知,在乡野被人难倒,感觉自己空空如也,什么都不知道了。

关于苏格拉底的这句话,有个小故事。传说苏格拉底几次提到,神说他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为此很疑惑,他觉得自己如此无知,怎么可能是最聪明的人呢。因此,他到处与人谈话,试图找出比他聪明的人。但是,他失败了。他发现,他确实是最聪明的人。而他比所有人都聪明的地方,恰恰在于,他知道自己是无知的。而其他人明明是无知的,却以为自己对某类事情或所有事情拥有确切的知识。因此他对神谕(即苏格拉底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的解释是,对于神来说,只有像苏格拉底一样认识到自己是无知的人,才有可能获得被神认可的也就是真正的知识。

启示:认识到自己是无知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苏格拉底的学生问他:“老师,难道你有不懂得的东西吗?”苏格拉底回答:“如果用小圆代表你们学到的知识,用大圆代表我学到的知识,那么大圆的面积是多一点;但两圆之外的空白,都是我们的无知面,圆越大,其圆周接触的无知面就越多。”

资料图

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〇苏格拉底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孔子说的,喝水,是说的冷水。孔子的时代,人们把热水称作汤,单说水就是冷水。

人生一世,有多少物质性的东西是必须的呢?孔子告诉我们粗茶淡饭,喝水(而不必一定喝酒),弯曲手臂就可以枕在上面睡觉,乐趣也就在其中了.(朴实的生活之乐)。苏格拉底同样说,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人所需要的物质性需求其实很容易满足:阳光、空气、水和笑容。

据说,古希腊哲学家底欧根尼有一天躺在街头晒太阳,国王亚历山大走到他身边,问他有什么需要。他说出了一句经典的名言:“我唯一需要的就是,请你走开,别挡住我的阳光。”

〇子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〇苏格拉底说:你难道真懂得什么是神律,什么是合天理,什么是不合天理吗?你控告你父亲,你不怕有悖天理吗?

叶公对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一个正直、坦白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便告发父亲。”孔子说:“我的家乡直率坦白的人与你所说的不同: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坦白就在这里面了。”

一天,苏格拉底碰到了欧绪佛洛——他去法庭控告他父亲杀了人。欧绪佛洛认为自己控告父亲的杀人罪是正当的,而苏格拉底则对此存有疑义,他问欧绪佛洛,你是因为你父亲杀了家庭内部的人所以才去控告他的吗。欧绪弗洛说,我控告我父亲只是因为他杀了人,他犯了不虔敬的罪。任何犯了不虔敬罪的人,他都应该去控告他,而不管那人是不是他父亲。苏格拉底问欧緒佛洛,如果你知道什么是虔敬与不虔敬,那就不要吝啬地告诉我吧。随后苏格拉底放了大招,展开了“苏格拉底式”提问,让控告父亲杀人的欧绪佛洛无言以对,直接跑开了。

启示:这里涉及到法律和道德的问题。中国古代讲亲亲相隐,就是一个人犯了罪,直系亲属包庇他不犯包庇罪。这在汉代、唐代以至民国法律中都有明文规定。无论是英美法系的英国和美国,还是大陆法系的德国和日本,司法制度中都有关于罪犯亲属享有容隐权的规定。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现代法治理论的奠基人孟德斯鸠在其不朽巨著《论法的精神》中的质问:“妻子怎能告发她的丈夫呢?儿子怎能告发他的父亲呢?为了要对一种罪恶的行为进行报复,法律竟规定出一种更为罪恶的法律……”

可以说,两位思想家早就看到了,如果法律不能容忍亲属之间的包庇,就是在挑战天理、自然法,必将导致社会伦理秩序的混乱。如果儿子都检举犯错的父亲,妻子都举报犯法的丈夫,社会还有何意义呢?亲情都没了,还要公正做什么?

资料图

〇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〇苏格拉底说: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

当我们读孔子和苏格拉底这两句话的时候,一定不要忘掉这样一个前提:他们都是男人。造化何其令人赞叹,让世界上有男人又有女人。我们常说,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男人和女人有着一层天然的隔膜。我想即便是圣哲也难以逾越性别上的限制。

所以,我们与其费尽心力去找各种牵强的解释,试图为圣哲们做各种辩护,实在不如先把说话人理解为两个男人,然后再去讨论问题好一点。

资料图

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〇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孔子和苏格拉底不仅都是大思想家,而且还都是大教育家。他们的教学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助产婆,他说自己不交给别人知识,他自称是一名精神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自己的思想。

启示:学生们没有疑问、没有困惑,老师就不要启发他们。因为有疑问困惑的人是真正思考的人,他们之所以遇到问题,就是因为他们自己再思考,只有再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去启发,才能让学生获得自己的思想。孔子还称赞颜回“退而省其私”,意思是说只有自我反思才能收获自己的思想。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真正的好老师,所以他们才能桃李满天下。

原标题:子曰VS苏格拉底说,圣哲所见略同。

转载自儒风大家“rufengfa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