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在纸上的“蝌蚪文”

安徽日报 2015/12/1609:36 显示图片

原标题:游在纸上的“蝌蚪文”

本报记者 李博本报通讯员 崔猛 文/图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学们都知道吗?今天让小蝌蚪游到纸上,我们一起学‘蝌蚪文’。”12月8日,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砀山蝌蚪文”传承人、52岁的刘远方,在砀山县关帝庙镇关帝庙中学非遗课上讲授“蝌蚪文”知识。像蝌蚪一样的文字,吸引着同学们。

据古文字专家考证,“蝌蚪文”也叫“蝌蚪书”、“蝌蚪篆”,为书体的一种,因头粗尾细形似蝌蚪而得名,指的是先秦时期的古文。 “蝌蚪文”在历史文学书籍中多有记载,历史出土文物器具上也有相似的图形。民间广泛知晓的《水浒传》一百单八将的座次排名就是用这种神秘古老的“蝌蚪文”写成的。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刘远方就跟随父亲和爷爷学习“蝌蚪文”。爷爷不仅教儿孙学习“蝌蚪文”,还告诉儿孙,“蝌蚪文”不仅是民族文化遗产,还是一门传世不多的民间艺术。从此祖孙三代人与“蝌蚪文”结下了不解之缘。

刘远方深知“艺无止境”的古训,更感觉到几代人托付的责任。为研究学习 “蝌蚪文”,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向专家、学者学习。刘远方说,“蝌蚪文”运用小篆的书写方法,入笔有顿挫笔法的特色。这种书写风格,起笔与收笔较尖锐,中间稍前部分则加重线条,彰显毛笔特性的趣味,讲究整体美观对称,达到艺术化、图案化、象形化的艺术效果。

“要写好蝌蚪字,首先要求书写者静心怡神,将书法的刚劲和绘画的可观赏性融为一体,每个步骤都要一丝不苟才行。 ”刘远方说。 2014年,刘远方被命名为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砀山蝌蚪文”代表性传承人。

刘远方告诉记者,“蝌蚪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历经社会的变革才辗转保留到今天。由于传承的局限性和传承人的缺乏,加上现实生活中能够读懂“蝌蚪文”的人越来越少,这种古老的民间书写技艺已经到了失传的边缘……因此,从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层面出发,抢救“蝌蚪文”这一独特技艺刻不容缓。

砀山县被誉为“梨都”,拥有50万亩酥梨。为让“蝌蚪文”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青春,刘远方常年做客砀山县“梨树王”景区,现场为游客免费书写。每年梨花节他都主动请缨当梨都的“形象大使”,向八方宾客介绍这种古老的文字。为让砀山酥梨沾上古老的文化气息,一些酥梨包装商请刘远方用“蝌蚪文”书写包装。刘远方总是有求必应,留下墨宝。别人付钱给他,他婉言谢绝。“我不差钱,宣传非遗、推广‘蝌蚪文’是我的责任! ”刘远方笑着说。

题图:刘远方在教学生认识“蝌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