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使岛到塔科马

人民日报 2016/01/1002:03 显示图片

原标题:从天使岛到塔科马

——探寻美国华人血泪史

温 宪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10日 07 版)

图为天使岛囚室木墙上残留的中文诗句。

温 宪摄

美国有一座天使岛。天使,一个多么缥缈美妙的名字!细察之下,却是一方曾经充满厄运的地界。天使与恶魔厮混,人世间的反讽莫过于此!

面积为3.107平方公里的天使岛是旧金山海湾中的第二大岛。世上本无天使岛,约一万年前海平面上升才将这块土地与大陆分开成岛。2000年前,这里还是当地密沃克印第安人捕鱼狩猎之地。1775年,在阿雅拉率领下的西班牙舰只“圣卡洛斯号”首抵此地,“天使岛”便得名于阿雅拉的兴之所至。岁月悠悠,此岛曾在美西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美军集散地;二战中,岛上的麦克多威尔要塞曾关押过被怀疑是“第五纵队”的来自夏威夷的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侨民,也一度成为德国、日本战俘受理中心。冷战期间,这个岛东南的布伦特角被悄悄地安装了导弹发射架。最令我牵挂的是,1910年至1940年,这个岛上曾有一个移民所,那里有着无数中国同胞的故事。

从旧金山乘船登岛后,在骄阳之下沿山路向东北角走去,心潮逐浪高。遥想百年之前,当数以十万计的同胞被带到这条路上时,心中曾充满着怎样的期待、茫然与焦虑。

万里寻梦,竟遭非人待遇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夹击下的中国民不聊生,太平洋彼岸“金山”的传说便对中国南方沿岸百姓有了极大的诱惑。抱着改变命运的梦想,一批又一批中国“苦力”挤在海船的“统舱”之内漂洋过海,能够活下来抵达美国西海岸的首先被送入设在天使岛上的移民所。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构成的国度。历史上,位于纽约门户的艾利斯岛是美国东部的移民受理中心,跨越大西洋来到美国的欧洲移民多在那里办理入境手续。作为美国西部的“艾利斯岛”,天使岛移民站则主要处理来自亚洲、南太平洋、俄罗斯、南美和非洲地区移民,其中以亚裔居多,人数约百万。

在天使岛移民站存在的30年间,约20万华人曾被羁留在此,也成为所有移民中苦难最为深重的族群。在美国开疆拓土的历史上,“平等”与“人权”从来就不是理所当然的天赋权利,也有着写满“吃人”的罪恶篇章。早期来到美国的中国苦力为太平洋铁路等建设工程洒满血汗,却换来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一纸《排华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个针对单一族群通过的排斥移民法案。在此法案下,来自中国的移民在入境、配额、入籍等方面备受苛律折磨。天使岛移民站便成为华人来到美国西海岸后必经的第一道鬼门关。

穿过高栏铁门,道路两旁多有用中、英两种文字对天使岛移民站进行讲解的说明板。在诸多美国历史遗迹中,这是我所见到的惟一一处用中、英两种文字同时予以说明的地界。多为木建结构的移民站曾遭火灾,也曾被人提议彻底拆除,在美国华人团体的强力抗争下,此遗址才得以保留,并向世人诉说这里所发生的故事。

残存的移民站建筑内近似牢狱,且分三六九等,条件优劣立见。羁留来自欧洲、日本等地移民的房间相对宽敞,羁留华人的房间内则密密麻麻摆放着一片三层铁架床,肮脏、拥挤,污秽不堪。在少则数周、多则数年的羁留期间,男女隔离、妻离子散。

羁留期间,美国移民当局对每位华人均进行极为严格的讯问。为躲避《排华法案》的严规,一些已在美国有合法身份的华人曾将为家人申请的移民名额卖给他人,这种被称为“纸儿子”的做法令美国移民官员采取了更为苛刻的对证式审问程序。1938年的一项审问材料表明,移民官向一个儿子问道:谁住在家乡左边,谁住在右边,邻居是否养猫,猫是黑是白,谁是学校教员,学校有多少学生,学校在哪里,祠堂前面是否有一鱼塘,你何时扫墓,扫墓时又有多少人同去等多个问题。此后,又将儿子的回答与其父对质,一有相违,便遭遣返。仅此一举,便生出无数悲剧。

万里寻梦,竟在大洋彼岸小岛之上遭此非人待遇,痛苦万状之中,不知从何人开始,在囚室木墙上一刀刀刻下抒怀诗句。天使岛移民站管理员指着刻满文字的木墙说,这里也有俄文等文字,但数量最多的便是这些中文诗句。

环顾四壁,这些或五言,或七律的诗句抬眼便是,书法之苍劲恰如在宣纸上挥毫一般,但又因曾屡遭油漆涂抹覆盖和刮除,多数诗作完整辨读已很困难。但从尚可辨读的诗句中,人们还是能够如此真切地听到这些同胞发自内心的呼号与慨叹。

一些诗句诉说着惨遭屈辱的愤激:“木屋拘留几十天,所因墨例致牵连,可惜英雄无用武,只听音来策祖鞭。从今远别此楼中,各位乡君众欢同,莫道其间皆西式,设成玉砌变如笼”“旅居埃仑百感生,满怀悲愤不堪陈”“羑里受囚何日休,裘葛已更又一秋,满腹牢骚难磬竹,雪落花残千古愁”。

一些诗句慨叹“须眉七尺愧无伸,蜷伏圈中俯仰人”,痛斥“美有强权无公理,囹圄吾人也罹辜”,后悔“国民不为甘为牛,意至美洲作营谋”,结果落得“洋楼高耸无缘住,谁知栖所是监牢”的地步。

另有一些诗句直指遭此厄运与“国弱”密不可分:“临到美洲,逮入木楼;成为囚犯,来此一秋;美人不准,批拨回头;消息报告,回国惊忧;国弱华人,叹不自由”“为也来由要坐监?只缘国弱与家贫,椿萱倚门无消息,妻儿拥被叹孤单,纵然批准能上埠,何日满载返唐山?自古出门多变贱,从来征战几人还”。

在毫无尊严可言的莫大屈辱面前,华人进行了韧性的抗争。在天使岛移民站真实历史险遭毁迹之时,良知的波澜推动着反思,最终促成历史进步。1979年4月28日,一块黑色花岗岩纪念碑在天使岛移民站原址山头处揭幕,上书“别井离乡飘流羁木屋,开天辟地创业在金门”。在天使岛移民站主建筑至旧金山湾建有数层石阶,台阶纵立面处分别醒目地雕有“梦想”“听证”“排斥”“容纳”“恐惧”“希望”“人类精神”“机会”等字样,寓意着天使岛移民站这段历史能够带给人们怎样的反思。

历尽屈辱,抗争仍在继续

美国西海岸本是华人聚居之地,但有一个城市曾在自19世纪末以来的100多年间没有中国城,这就是位于华盛顿州最大城市西雅图以南的塔科马市。

离开天使岛后一路驱车北上,穿越俄勒冈州后直奔塔科马市。几经问询,终于找到位于海滨道旁的“华人和解园”。

一个中式影壁的背后是一条曲径通幽般的石路,两旁星罗棋布的巨石上或展示着百余年前华人屈辱的历史,或浮雕着当年华人劳工垂首苦干的群像。所有这一切,都在告诉人们一件较其他地方更为极端的排华事件:在1882年《排华法案》的背景下,1885年10月3日,塔科马市一个由15人组成的委员会决定所有华人必须在当年11月1日前离开该市。在此威胁下,许多华人在这一期限来到之前离开了塔科马,但仍有约200人留了下来。1885年11月3日,时任塔科马市市长率众将所有华人强行驱离至8英里外的湖景火车站。当夜大雨,所有华人在没有任何遮挡的凄风冷雨中苦熬了一夜,第二天被武装人员押上前往俄勒冈州波特兰的火车。这些再遭流离失所悲剧的华人多数来自广东、福建等地。

108年后,塔科马市于1993年通过决议,对百余年前该市发生的排华事件表示道歉。时任市长斯特里克兰表示:“我要告诉华人,今天的塔科马市欢迎你们,你们是这里社区的一部分,你们属于这里,我们欢迎你们。”为了体现这一历史性的和解,塔科马市决议建设“华人和解园”。如今,“华人和解园”内一座雕梁画栋的“福州亭”已成为塔科马市有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从天使岛到塔科马,从历尽屈辱到扬眉吐气,离不开美国华人自强不息的奋斗,更与祖籍国日益发展壮大密不可分。时至今日,美国社会对于华人的偏见、歧视乃至赤裸裸的不公仍然存在,韧性的抗争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