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TOP”交通牌谈对规则的敬畏

羊城晚报 2016/02/0413:59 显示图片

原标题:从“STOP”交通牌谈对规则的敬畏

心灵

驿站  

□石毓智

美国最多的交通指示不是红绿灯,而是“STOP”标牌,即停车标志,如上图所示。在美国考过驾照的人都知道,司机遇到停车标志,不论何时何地,也不管当时的交通状况如何,都必须把车完全停下来,然后再前行。这种标志牌广泛应用于居民区的道路和偏僻的地方。

根据美国的交通法规,与停车标志相关的还有很多其他具体的规定。比如,在停车标志的地方,如果出现行人时,人总是比车“大”,司机要让行人先过马路。在四个方向都有停车标志的十字路口,谁先到谁先行;如果两辆车同时到,通常大家都会摆手让对方先行。小道并入主干道的地方,一般只有小道路口才竖有停车标志,来自小道的车辆要让在大道行驶的车辆,待路况安全了再驶入大道,从而保证了交通的顺畅。

设立停车标志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控制车速,以避免突发事故。在居民密集的地区,车速一般限制在时速25英里(约40公里),司机遇到停车标志时还得完全停下来,这样街道上一旦出现行人特别是小孩或者宠物时,司机就能够及时把车停下来,以免车速太快来不及刹车而酿成车祸。

在美国,遵循停车标志完全依赖司机的自律或者自觉行为,这些地方既无照相设备,也无警察监督。我在美国开车将近10年,从来没有违背过这种交通规则,也没有见到有人违反停车标牌的行为。可以说,美国人对这种规则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在这种氛围之下,我这个来自中国的人也会被感染,也把遵循规则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最近10多年,我在新加坡工作,知道新加坡社会处处模仿西方,但是在遵守交通法规上则表现出自己的习性。新加坡的道路上也竖有停车标志,但是平均数量比美国的少很多,就是说,在美国该竖停车标牌的地方,新加坡大都没有任何标志。

在我供职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从单位到住家的途中有两个“STOP”标志牌,我观察了这么多年,没有看到一个司机是严守规则的,有的人是把车速稍微慢一下,意思意思就走了,有不少司机则是连速度都不减就冲过去了。有几次,我目睹差点发生相撞事故,而司机之间按喇叭呵斥、大声争吵之事时有发生。

新加坡人遵守法律和规矩出了名,中国人大都知道这一点,然而新加坡人遵守规则主要是被吓出来的,一旦没有受到惩罚的顾虑,他们就大不一样了。

我在美国那么多年,没有亲眼看到过一次交通事故,也没有听说周围人有因车祸受伤或者死亡的。

相比起来,我感到新加坡的交通事故频率要比美国高得多。我刚来新加坡时,是住在大学的教师公寓,从住处到学校要经历一段约5公里左右的高速公路,我亲眼看到的追尾事故就有四起。就在写这篇文章的前一天我进城办事回来的路上,又在这段路上发生了严重车祸,来了三辆救护车。

在新加坡我亲眼看到最惨烈的一次事故发生在七八年之前,一辆从小道转入大道的出租车,没有停车就直接驶入,撞翻了一辆大道上行驶的摩托车,把摩托车司机甩出去很远,在路上翻了很多滚,上身的皮肤大片擦破,情景惨不忍睹。也是在前几年,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位教授在学校附近过马路时被车撞死,大学校长还给全体职工发了通知,提醒大家注意交通安全。

相比于美国和新加坡,中国的情况则是另外一个极端。最近十几年来,中国的汽车普及得很快,道路设施也迅速发展,中国的交通法规与美国很相似,但是美国最多、最重要的交通标志——“STOP”标牌则迄今没有在中国出现。我一直在思考,这么一个攸关大众人身安全的重要交通指示,我们怎么不借鉴呢?但后来又想,就是竖起了“STOP”标牌,效果又会怎样?扪心自问,如果我们自己开车,面对这个标志,能做得好吗?

最近几年回国,从首都机场到北京市区宾馆的路上,我就多次看到过车辆追尾事故。此外,就连我出生的村庄,人们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酿成的惨剧,也让我惊心。我家乡的这个村庄现在大约有600口人,去年我回去时看到一个新坟,乡亲们告诉我,里边埋着一家因车祸死亡的四口人,包括一对马上结婚的年轻人和双方的母亲,这次事故中司机也去世了。在过去十几年里,这个小小的村庄因车祸而死亡的人数就有十几个。

汽车的普及给大家带来了方便,但要是不把遵守交通规则转化为自觉行为,汽车就会变成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东西。如果有一天,中华大地上也可以到处见到这种停车标志,而且大家都把遵守这种交通规则变成一种自觉意识,那就太好了。

要知道,人民平安幸福,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富强发达,都离不开一个前提:每个人对秩序和规则的尊重和敬畏。

石毓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