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古人的“猴情结”与生肖猴
闹天宫年画(清代安徽阜阳刻板,《西游记》中群猴斗杨戬场景)
古陶文
“申”字
甲骨文
“申”字
篆书
“申”字
古陶文
“侯”字
群猴抢桃年画(清代山东潍坊杨家埠刻板)
古人常取猫谐音“耄”来绘猴猫图寓意长寿
(北宋易元吉绘,局部)
避马瘟(陕西凤翔民间木刻版画)
“羊辞霜雪地,猴攀桃李枝。”随着丙申猴年即将来临,有关猴的各种话题也渐渐热了起来。若溯其源,古人的“猴情结”可谓由来已久,很多“猴话题”迄今仍无定论。比如,猴子为什么能入选十二生肖?为何在十二生肖中排第9位?古“申”字为什么是两只猴子相望?十二生肖为什么有 “比先后”、“不足之形”、“足趾说”、“习性说”、“图腾说”等多种说法?猴子为何在殷商时期被视为“高祖夒”?女娲和伏羲为什么被古人塑造成蛇身猴面?在早期古籍中“猴”为何写作“矦”?……
古“申”字是两只猴子相望吗?
《甲骨文字典》:“《说文》说形不确”
对于“申”与“猴”为何相配?从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申”字或许比“十二辰”的说法更有力。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引文字学家叶玉林的观点认为:“甲骨文‘申’字像电耀曲折形”。但笔者的理解是,如果从象形来看,甲骨文中“申”字更似舒展、活动中的猴子。因为在古陶文中已发现“申”字至少有3种外形,均像两只猴子爬在一棵树或竖起的长杆上互相对望。有的学者还分析称,这是两只母猴子,因为有夸张的母猴生理特征。由此可以推测出,“申”字从一开始出现便与猴子相关联,在十二生肖中“申猴”相配也就比较好理解了。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称:“申,神也,七月,阴气成,体自申(伸)束,从臼,自持也。”李翰文译注《说文解字》分析,所谓“从臼,自持也”,从“臼”取自持之意,而陶文中的“l”,象征向上的阴气。许慎说的准不准?《甲骨文字典》认为:“《说文》说形不确。”
从“猴”字原意来说,“猴”与“申”也能扯上一点关系。早期的猴写作“矦”,读(hóu)或 (hòu),即现代“侯”字。“侯”是“候”的本字,古时这两个字是通用的,上古的《矦人歌》的歌词“矦人兮猗”,就是“那个等候的人啊”之意。
“矦”字的出现与早期的射礼有关。所谓“矦”,依晚清俞樾《儿笘录》的说法:“矦者,射矦也。人所望而射也。故矦字即有伺望义。”意思是“矦(侯、候)”是望着射箭。而“矦”之所以是这种字形也与猴有关。古人猎猴时会设机关,用食物诱捕,但猴子聪明,恐有诈,往往爬到树上观望,觉得没有危险后才下来取食。古陶文“矦”字上头的“刀”就像一只站在上面观望的猴子。可见,早期的“猴”与“申”都有“望”的含义。从这个角度来说,十二生肖中的“申猴”组合当然顺理成章。
生肖猴为何又被称为“金猴”?
《淮南子》:“庚辛申酉,金也”
“申猴”成为固定的纪年组合后,意思又有了进一步的引申。古人在将生肖赋予“阴阳”内容的同时,又从“五行”学说层面进行发挥,将其与天上星宿对应起来。古人将万物分为五类,《尚书·洪范》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据西汉刘安《淮南子·天文训》十二生肖与五行:“甲乙寅卯,木也;丙丁巳午,火也;戊己四季,土也;庚辛申酉,金也;壬癸亥子,水也。”因为猴和鸡都属“金”,所以才有了“金猴”、“金鸡”之说。
事实上,生肖猴并不都是金猴,年份不同五行也有区别。如2016年是农历丙申猴年,对照流传下来的传统说法,丙申猴五行属“火”,为“高山之猴”,故丙申猴年又称“火猴年”。而其他四种猴的属性则分别为:甲申猴属“水”,为“树间之猴”;戊申猴属“土”,为“独立之猴”;庚申猴属“木”,为“食果之猴”;壬申猴属“金”,为“精灵之猴”。
属猴和猴年的迷信说法是怎么来的?
《论衡》:“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
根据“生肖五行”原理,生肖配合遂出现了“宜”与“不宜”等迷信说法。据唐敦煌本《推十二时人命相属法》:属猴的人“宜著白衣,有病宜服白药;大厄寅申之年,小厄正月,七月;春秋生富贵,秋冬生自如;再娶妻子,五子上相,三子力(立)。”意思是说,属猴的人“命”不错,本人有财运官运,还会交桃花运,儿子将来也都有出息。但属猴的人也有“不宜”,如穿衣服要穿白色的;到了寅申这个本命年还要格外小心,否则有灾;就月份而言,每年农历一月、七月,属猴的人会有小麻烦。此外,在方位也还有禁忌。据《推十二时人命相属法》,属猴的人“一生不得向西南方大小便”。古人认为属猴者的保护神白帝住在西南方,对着保护神大小便是冒犯神灵。
在古人眼里,尽管属猴的人“命好”,但“猴年”却似乎不那么吉祥。过去农谚有这样的说法:“牛马年,多利田,防备鸡猴那二年”、“鸡猴年,不收田,要吃好的等狗年”。
显然,这些说法在今天看来都属无稽之谈。尤其是在“生肖五行”中,男女婚配上的禁忌更为诡异,比如“猪猴不到头”、“乌猪怕猿猴”、“猪见婴猴泪长流”。与此相反的则是“红蛇白猴满堂红”等,认为属猴与属蛇的相配大吉大利……对于生肖五行的这些荒唐说法,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物势篇》中曾批驳道:“巳蛇也,申猴也。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猕猴者,畏鼠也。啮噬猴者,犬也。鼠水,猕猴金也。水不胜金,猕猴何故畏鼠也?戊土也,申猴也。土不胜金,猴何故畏犬?”
“孙猴子”原型是土生土长的“无支祁”还是印度神猴“哈奴曼”?
《齐民要术》:“常系猕猴于马坊,令马不畏,辟恶”
猴子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一直是多元的,常常被人格化,有时是爱心猴,有时是孝心猴,偶尔还会使点小坏。东晋干宝《搜神记》中提到的一只母猴,因幼猴被人捉去而“哀肠寸断”,显示出了强大母爱;古代流传下来的“白猿偷桃”的故事,则表现出了孝心:一小幼猴为给猴妈治病,冒险去孙膑看的桃园中偷桃……
猴子在中国猴文化中最优秀之处是它的机智、灵巧和刚正不阿、不畏强权奸佞。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几乎将这些优点集于一身,但民国以来对其身世一直有“土猴”与“洋猴”之争。
“土猴说”认为,孙悟空的原型是古代神话中的水怪“无支祁”,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猴。唐代韦绚的传奇小说《戎幕闲谈》称无支祁“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手,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持“土猴”观点。
“洋猴说”则称,孙悟空的原型是印度古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中称,神猴哈奴曼“大概可以算是齐天大圣的背景”,季羡林也支持胡适的说法。
笔者认为,由于孙悟空形象均可以从传统民俗文化中看到影子,故不可能是“洋猴”。如孙悟空曾被封为“弼马温”,所谓“弼马温”即避马瘟,而在古代,一直有猴能避除马匹瘟疫的说法。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古人有一个防治马病的方法:“常系猕猴于马坊,令马不畏,辟恶,消百病也。”
猴子曾当过中国人的始祖神、生殖神,它身上有多种神性,其最神的地方是“辟邪功能”,可以镇除一切妖魔鬼怪,孙悟空陪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识破了那么多妖怪,就是基于这一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