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名校情结, 谦虚学习是永远的态度”

新快报 2016/03/2903:17 显示图片

原标题:“我没有名校情结, 谦虚学习是永远的态度”

日期:[2016-03-29] 版次:[B14] 版名:[教育周刊] 字体:【大中小】

被剑桥录取一样淡然处之

本期两位优秀的高中生,今年拿到了英国排名第一的顶尖学府剑桥大学的预录取,但他们丝毫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和侃侃而谈,反而非常淡然。在他们眼中,“名校”是被过分放大的光环,是他们不愿被此束缚的标签。他们更看重的,是个人能力和个人兴趣能否在与牛人并肩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谦虚学习比追逐名校实在得多。”

苏珏桦

【个人档案】

毕业学校:ULC广东优联12年级

预录取院校:剑桥大学

预录取专业:土地经济

选专业

想创业,全欧洲只有剑桥大学

能学习土地经济

看起来瘦弱文静的苏珏桦,应该属于典型的乖乖女、好学生,对于感兴趣的知识,她总能全身心投入研究。

10年级时开始接触经济学课程,她就发现自己会很主动地广泛浏览各类政治经济新闻和社会现象,并很有兴趣了解和分析政策背后的经济原理。“我订阅了《经济学人》APP,每天看推送,上课也常常和老师讨论。我发现自己对经济真的有兴趣。”

奠定了经济学的基础后,苏珏桦开始萌发今后自己创业的想法。了解她的任课老师推荐她学习土地经济,那时这个专业对她来说还很陌生。“但我研究后发现,整个欧洲竟然只有剑桥大学开设了这个专业,而且土地经济是很多不同学科的组合,需要学习法律、房地产、经济、城市规划等跨学科内容。老师觉得它比纯经济更全面,比较适合我。”

对经济研究的热爱,以及跨学科学习产生的吸引力,让苏珏桦决定听老师的建议申请土地经济专业。而当她开始为此准备的时候,才真正发现自己选择的道路有多么正确。

做准备

研究土地经济

让她重新发现了自己

苏珏桦属于“慢热型”选手,在做一项大的研究前,通常会耐心地从360度全方位精心准备。剑桥大学的土地经济作为全欧洲唯一的专业,既冷门又陌生,录取条件自然很高。

据她回忆,面试前一两个月,每天都会看又长又专业的经济学报道和论文,按房地产、城市规划、地理、经济、法律等分类,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比如我会把经济类又分为时事和静态,房地产类着重看英国动态和中国市场,而城市规划会特别关注英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等。虽说是为了准备面试,但我却越准备越有兴趣,越觉得自己选对了专业。”

对于在剑桥学习的期待,苏珏桦认为最好的资源就是这个牛人圈子的人脉。“剑桥是学习的地方,周围人带来的压力一定不小,它能给我静心学习的心态。3年本科对我来说不够,我会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继续深造。”

在她看来,被剑桥大学录取并不值得骄傲。“牛校被放大了光环,好像一个人身上的标签就在于他/她毕业于哪个学校一样。我觉得谦虚学习和个人能力发展才是最重要的,有了这些,无论去哪里都能变得很强。我是完全没有名校情结的。”

“对兴趣的持续研究, 就是成功的钥匙”

一份交通规划方案送“学霸”入剑桥

曹子扬

【个人档案】

毕业学校:ULC广东优联12年级

预录取院校:剑桥大学

预录取专业:工程

从小研究交通工具, 希望改变广州的交通环境

曹子扬很早就定下了自己未来的学习和从业志向——工程。选择这个方向并不是因为它热门,也不是因为它好就业,而是他从小就明显流露出对它的浓厚兴趣。

“我对城市交通一向感兴趣,从小就喜欢研究火车、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小学时画的画全都是各种车和立交桥。”曹子扬说,自己最初想学地理,后来爱上了交通,便决定往地理规划、城市规划方向发展。

他的数学物理成绩名列前茅,AS考试能拿到亚洲区前5%,已经堪称“学霸”。但在他自己看来,好的理科成绩,只是学习工程专业的一个必备基础而已。而且正因为有了兴趣和目标,才会上课效率高,确保所有知识都听懂,紧跟老师节奏,课后自然才有时间搞自己的研究。

曹子扬一直有一个愿望。“我对广州的交通环境不太满意,一直关注和研究如何解决堵车、限速不合理等规划问题。广州的交通基础很好,但整体没有很好地利用。我希望在剑桥研究原理,学成回来将广州的交通环境改变得更好。”

向面试官展示

公共交通系统调查和解决方案

在曹子扬看来,剑桥的面试就是“好玩”二字。对于他来说,“面试不知道要准备什么”,所以干脆直接呈现最真实的自己。

对于他这样的“学霸”,1小时的数学物理学科测试题“难度不大,甚至觉得不过瘾,中国学生的平均水平应该都能过”。

而在面试阶段,曹子扬兴致勃勃地和教授聊起了自己正在做的研究。“我花了几天时间,走了几个重要的公共交通点,包括公交车、水上巴士、地铁等。我想通过计算人流量、能耗等,提出一个提高交通设施利用率的改进方案。”据他回忆,剑桥教授对他提出的节能方案很感兴趣,问了许多相关问题。

尽管计划还未最后完成,但他的想法和行动力,尤其是对这个领域浓厚的兴趣打动了教授。“从剑桥大学最初的网上申请问题设置其实可以看出来,它的核心问题是,你觉得是什么支撑着自己能够学完3年学科。也就是想看看你对自己的兴趣能否有长久的坚持。”

曹子扬笑说自己属于学术类的学生,其他方面不太擅长,所以比较适合去英国学习。自己进入剑桥后依然会继续研究公共交通,期待能在学术方面有所进步。“最希望能在剑桥与学术带头人和牛人教授交流学习,研究资源多,对我的帮助会很大。”

关于面试

剑桥面试怎么考?

解析论文 + 深入浅出的表述

据苏珏桦介绍,首先申请学生的所有科目成绩都要在90%以上,才会获得剑桥大学的面试机会。而经过面试后,通常还会刷掉75%的面试者,可见选拔之严苛。

在初选阶段,申请者要先写一篇自选题目的论文,要求是初稿,且由经济学的任课老师批改,保留批改痕迹,完整地扫描或寄到剑桥大学。“我写的是关于英国的寡头垄断。”苏珏桦说,“这个环节是通过写作看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些在英国的学术研究中非常重要。”

对于土地经济这个偏文科,需要大量阅读和写论文的专业,剑桥大学在面试时也有自己的方法。“面试前先给我半小时阅读一篇现场发放的陌生论文,关于挪威的经济结构。面试时,教授会让我总结文中的观点,还会不断扩展相关的新话题,让我表达看法。”

她说,剑桥面试的学术气息非常强,不会闲谈关于为什么选择剑桥,为什么选这个专业等大而泛的问题,而更像学术测试,在几场不同教授轮番上阵的面试中,聊论文中的时事、观点,“比如文中提到了油价,教授就会问我关于全球油价的形势有什么研究和看法。也会结合我此前提交的论文来聊。”

有意思的是,剑桥甚至会让不相关专业的教授来面试。苏珏桦说,有个教工程的教授,在面试前告诉她不要用太多经济术语,他会听不懂。“其实他是故意如此的,他希望我能用自己的语言而非死板的定义来解释经济术语,这就考查了我是否真的理解了经济概念并能够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