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十九世纪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840年法国画家绘制的穆罕默德·阿里画像
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欧洲入侵非洲的势头逐渐明显。面对欧洲的逼近,非洲国家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抵抗,还有极少数国家尝试顺应并利用这一形势。
埃及,这个地处欧亚非交汇处、有着悠久而丰富历史的国家,既深切感受到欧洲的入侵,也急切地想寻找出路。
穆罕默德·阿里的崛起
18世纪末的埃及,名义上仍隶属奥斯曼帝国,但实际上是被马木鲁克军事集团控制。马木鲁克集团对外闭关锁国,在内则各支互相攻伐,外部形势的急剧变化似乎并不能惊醒他们。
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彼时的拿破仑,已是一颗让欧洲人瞩目的明星,却并不入马木鲁克之眼。但事实能说明一切,马木鲁克引以为傲的骑兵终究无法抵挡拿破仑的进击。进入埃及后,拿破仑组建了法国占领军控制的政务机构,并在发展工业、农业和恢复外贸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然而,由于法国和欧洲局势的变化,拿破仑及法国远征军并没有在埃及长久待下去。法国人离开后,埃及开始卷入欧洲列强争雄的漩涡,而奥斯曼帝国也试图趁乱恢复对埃及的实际控制。围绕埃及的国际矛盾日趋激化,埃及内部也动荡不安。在这种复杂形势下,穆罕默德·阿里登上了埃及的历史舞台。
穆罕默德·阿里是阿尔巴尼亚人,出生于马其顿。他早年经商,后加入奥斯曼军队。1799 年,阿里随奥斯曼军队进入埃及,在战争中步步晋升,1803年成为驻埃阿尔巴尼亚军团的指挥官,成为埃及国内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阿里对埃及当时的形势有明确的认识:埃及人不喜欢英法殖民者,对作为宗主的奥斯曼帝国也没有好感,更不愿意回到马木鲁克统治时代。在这种形势下,谁若能领导缔造一个独立、和平进而能发展的埃及,谁就能得到拥护。
阿里以自己手中掌握的重兵为基础,灵活采用政治、外交和武力等手段,一步步扩充力量,提升自己的地位。面对复杂难解的形势,阿里最初并不急于出头,他力行谦恭,让其他驻埃军事首领陆续当上驻埃总督,然后这些总督又纷纷在马木鲁克叛乱和民众反抗冲击下倒台,只有阿里及其阿尔巴尼亚军团保持了自己的声名和力量。随后,阿里着手对付树大根深的马木鲁克势力,他先把马木鲁克的一支力量推上台,利用其击退奥斯曼来犯力量,随后利用另一支马木鲁克力量对其进行打击,并让新胜者上台,随后又利用民众反抗将其推翻。这样一来二去,马木鲁克的中坚力量也被打垮,其残余只能逃往埃及南部的沙漠地区。此时,阿里已成为埃及实际控制者。
但是,埃及隶属于奥斯曼的这层关系仍然存在,阿里是奥斯曼帝国军官这一点也没有改变。与此同时,阿里仍未被埃及民众完全接受。于是,阿里仍然选择不出头,而是恭请当时驻亚历山大里亚的长官任埃及总督。然而,这位总督最后照例黯然下台。此时,阿里才开始愿意出头,并在宗教领袖的支持下担任埃及总督。而奥斯曼素丹也已明了形势,承认阿里为埃及总督,并授封其为“帕夏”。这样,阿里终于正式掌握了埃及的权力。
但是,阿里虽然打败了一个又一个竞争者,他会不会同样也被人打败呢?
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探索
阿里掌权之初,埃及正面临英国入侵的严重威胁。1807年3月,英军约六千人攻占亚历山大里亚,阿里一度束手无策,但埃及民众迅速动员起来,击败了一支深入进犯的分遣队。这不仅打击了英军锐气,也增强了阿里抗战的决心。与此同时,欧陆形势的变化也牵制了英军的行动,最终英军撤退。紧接着,阿里又回过头来打击国内的宗教长老势力,清理马木鲁克残余,最终实现了埃及的统一。
为了巩固统治并建立一个独立、强盛的埃及,阿里实行了规模宏大的改革。
阿里的改革首先注目于经济。他以强制手段改革埃及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国家的财政收入。通过一系列法令,阿里废除了包税制、宗教地产免税权并没收了大量宗教地产,将埃及绝大部分可耕地掌控在中央政府手中。虽然这些土地有很大一部分被分配给阿里的追随者,但埃及农民仍然有所收获。与此同时,阿里将原来包税体制下杂七杂八的各种税合并为单一的土地税,并按土地优劣制定税率。经此改革后,埃及农民的税负得到了减轻,但由于土地耕种面积的增加,国家获得的税收反而有所增加。
在初步解决了农业发展的基础障碍后,阿里采取了一系列扶助农业发展的措施。一是兴修水利;二是增加农作物种植种类,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特别是棉花的种植,由于对接上欧洲纺织业的需求高峰,埃及的棉花生产出现了一段时期的繁荣;三是建立专门管理农业生产的机构,它们负责对各地农作物的种植品种和面积进行总体控制,对重要经济作物实行国家专卖,与此同时还向一些贫苦农民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贷款等。
阿里还采取大力发展官办工厂的方针,努力建立埃及自己的民族工业。他注重利用外部资金,从西欧各国引进技术、购买设备和聘请专家,使埃及民族工业从一开始就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快的发展速度。
阿里的工业政策首先着眼于增强军事实力。在阿里的支持下,制硝厂、火药厂、枪炮制造厂、造船厂纷纷建立起来。在欧洲的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埃及兵工厂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不仅数量多,质量也不错。比如,开罗兵工厂每月生产步枪近千支,还能铸造24英寸口径的大炮。亚历山大里亚造船厂工人最多时达八千人,其生产的战舰配备上百门大炮,战斗力不容小觑。除了军事工业外,纺织、制糖、轧棉、印刷、粮食加工、靛青加工等行业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纺织工业的发展速度最快。
工农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阿里看准埃及所处地理位置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商业和外贸,力图恢复往昔埃及作为欧亚非贸易中转站的地位。为此,阿里发展陆路和水路交通运输,并改革货币制度,开罗等城市又因日趋活跃的商业活动而繁荣起来,亚历山大里亚也再次成为东地中海的贸易中心。
除了推行改革发展经济外,阿里也在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
在政治方面,阿里着力建设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设立了承担内阁角色的埃及国务会议,下设贸易和外交、教育、陆军、海军、财政等部。虽然国务会议由副总督主持日常工作,但各部部长都由阿里亲自任免,重大决策也由阿里亲自定夺。阿里还建立了由政府官员、宗教学者、贵族豪绅和一些其他知名人士组成的咨议会,而议长则由阿里的长子易卜拉欣担任。阿里还下令将埃及重新划作七个省,省长由中央政府任免,省下设县、乡、村三级行政机构,由此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自上而下的行政体系,比较好地保证了中央政令的实施。
在文化教育方面,阿里认定必须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为了加快这一步伐,阿里一方面聘请大量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与传授技术,另一方面选派大批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他们在法国、意大利等国学习军事、政治、医学、生物、化学、农学乃至艺术和考古等专业。此外,阿里还创办报纸、兴办印刷厂、开办语言学院以培养能译介外国知识和文化的翻译人才。这些措施使埃及在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了文化教育事业和学术研究活动数百年来未有的繁荣局面,同时也使埃及拥有了自己的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教师、军官和行政管理人员。
在军事方面,阿里力图建设一支素质高、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的“新军”。为此,阿里聘任曾随拿破仑入侵埃及的法国军官为军事顾问,又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请来许多军事教官,在埃及办起军官学校、参谋学校、步兵学校、骑兵学校、炮兵学校等各类军事专门学校,培养新型军官。阿里摒弃了传统的雇佣兵制度,开始实行征兵制,并将埃及农民作为主要兵源,为新军引入了大批体格健壮、淳厚朴实的农家子弟。阿里以最新式的火炮和步枪装备军队,这些装备除了通过进口获得外,还尽可能依靠自产,因此军事改革实际上也刺激了军事工业的发展。
阿里的改革使长期贫弱的埃及获得了新的发展,使埃及在当时复杂的形势中站稳了脚跟,并一跃成为当时东地中海乃至整个地中海世界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这却是一柄双刃剑。
穆罕默德·阿里的扩张
随着力量的积累和声望的提高,穆罕默德·阿里不再满足于只做一个奥斯曼帝国属地的总督,也不再满足于只在埃及一地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在改革推动埃及一步步向前发展的同时,阿里也在不断向外扩张。
在1811年到1831年的二十年时间里,阿里打着奥斯曼帝国的旗号进行扩张。此时的奥斯曼帝国痛感各属地的分崩离析,却又无法有效应对。帝国的统治者也深知阿里的能量与雄心,试图利用他去平定一些更加混乱的地方——而这也是阿里愿意做的。1811年,阿里秉承奥斯曼素丹的旨意进入阿拉伯半岛,打击当时正在兴起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力量。在经历了约十年的苦战后,阿里终于控制了阿拉伯半岛,由其长子易卜拉欣任汉志总督。
紧接着,阿里又将矛头对准埃及南面的苏丹地区,他希望能从这里获得改革和对外战争所需的财源和兵源。1820年,阿里以追剿马木鲁克残余分子为由,派遣三子伊斯梅尔溯尼罗河而上侵入苏丹。沿途进军的过程可谓顺利,伊斯梅尔征服了苏丹的芬吉王国和达尔富尔王国,控制了苏丹的大部分地区。但是,苏丹各族群的反抗却此起彼伏,并导致伊斯梅尔身亡。震怒的阿里实施了报复,但仍无法彻底平定苏丹。
此时东地中海的形势正在急剧变化着。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受到希腊人起义的冲击,素丹求助于阿里,阿里取得了镇压希腊人的胜利,但希腊仍在英、法、俄的支持下获得了独立,埃及和土耳其的联合舰队更是在对阵英法俄联合舰队的战斗中失败,阿里损失惨重。随后,阿里又向奥斯曼素丹索要协助镇压希腊的报酬——克里特和叙利亚,但素丹只愿给阿里克里特,随即双方开战,阿里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获得了他想要的领土,但却极大地损耗了埃及的国力,使埃及处于更深不可测的漩涡中。1839年,第二次埃土战争爆发,阿里先胜后败,埃及在外的控制地先后丧失,阿里只能全面退守埃及。
连年对外战争的恶果开始集中显现:农业因战争持续受到劳动力减少、征敛不断加强的冲击,工业则越来越无法抵挡欧美国家的竞争,而长期觊觎埃及的英法也不断加强入侵,最终突破了阿里苦心经营的维护独立的防线,使埃及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1849年,穆罕穆德·阿里在一连串打击下逝世,其改革所获得的诸多成果也纷纷丧失。就此而言,也许我们可以说,阿里的改革失败了。但必须明了的是,随着阿里逝去而丧失的那些东西大都是有形的,仍有一些无形的东西保留着:阿里及其改革使埃及更充分地面向外部世界,为埃及现代化发展和探索迈出了重要一步。
(刘伟才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