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故宫大高玄殿主体建筑修缮完工 2018年整体开放
11月8日下午,故宫博物院举行大高玄殿正殿宝匣归安仪式。图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右一)和施工人员一起,将宝匣小心翼翼地重新安放到大殿正脊正中的脊筒中,完成正脊合龙。 中国网 苏向东 摄
中国网新闻11月9日讯(记者 苏向东)8日下午,故宫博物院举行大高玄殿正殿宝匣归安仪式。随着施工人员将用锡盒保护,内装五金元宝、五色线、五谷等物的木质宝匣小心翼翼地重新安放到大殿正脊正中的脊筒中,完成正脊合龙,故宫大高玄殿第一期工程——文物建筑本体修缮正式完工。随后,地下基础设施及考古工作、室内外建筑彩绘及对外开放设施建设陆续启动。预计,这座明、清两代皇家御用的道教宫观,在整体修缮完工后,将于2018年底对社会开放。
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宝匣归安是古代建筑修缮的一种传统仪式,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匣内存放五香、五谷等物,寓意吉祥平安、风调雨顺,反映出古人趋利避害的一种心理。此前在勘察修缮施工过程中,发现大高玄殿正殿的宝匣保存完好,基于文物保护要求,未进行不必要的开启工作,仍将宝匣原封不动地恢复原位。
11月8日下午,故宫博物院举行大高玄殿正殿宝匣归安仪式。图为施工人员将宝匣重新安放到大殿正脊正中的脊筒中,完成正脊合龙后进行密封。 中国网 苏向东 摄
大高玄殿坐落于神武门外、毗邻紫禁城西北角,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是明、清两代皇家御用的道教宫观。由于历史原因,大高玄殿数次遭受磨难,破坏严重,险情频发,2010年才在各方的呼吁和努力下正式回交故宫,并开始全面的勘察调研、规划设计、修缮保护和研究工作,本次修缮工程于2015年4月2日正式开工。
大高玄殿建筑群是紫禁城内明代官式建筑的重要范例,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社会价值,作为国家重点保护工程,被列入故宫博物院首批研究性修缮保护工程试点项目,是以研究为核心,以项目为实践,探索符合故宫博物院实际的文物建筑保护科学机制,服务于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学术发展的研究性保护修缮工程。
单霁翔告诉中国网记者,作为研究性修缮保护试点工程,大高玄殿修缮和以往有三大不同:
首次引入考古学理念,将建筑考古的研究方法运用到大高玄殿的修缮保护中,将不同时期的修缮和改动,视为层层叠压的“考古地层”,进行全面、细致地提取,以获取其不同时期营建、修缮所留下来的历史信息和做法工艺,最大限度保存建筑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建筑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不断延续它的生命。” 单霁翔说,在实际修缮过程中,故宫考古人员第一次走上屋顶布置探沟、进行“考古勘探”。在建筑考古中发现的各类重要遗物,按照考古学的方法进行编号、记录、绘图与保存;对各种建筑材料,同样进行了考古学分类与详细的信息记录。
故宫工程科工程师吴伟告诉记者,此次修缮过程中,在大高玄殿后殿斗厢内发现了民国年间的文物——德国万丰洋行的火柴盒,这个历史文献中没有记载。这表明,民国时期曾经对大高玄殿进行过修缮,但当时的修缮保护制度并不严格和讲究。
其次,对大高玄殿展开开放性跨学科、多专业、多领域的联合研究。整个修缮过程中,联合院外20多家科研机构、院校对大高玄殿的传统工艺、材料进行十余项的科学勘察、记录、实验、分析与研究,并利用三维激光扫描、倾斜摄影测量等高新数字化技术手段完整获取大高玄殿原状、残损及变形数据信息。
其三、将保护和利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开工之前,各部门就如何合理利用并对外开放进行研讨规划。
图为修缮中的大高玄殿正殿屋宇。 中国网 苏向东 摄
单霁翔强调,大高玄殿的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仅服务于后期研究,更是直接服务于修缮保护过程中。在传承传统工艺的过程中,利用现代技术和方案进行信息诠释、解读并记录,并在本次工作中对匠人的信息进行了口述史的整理和记录,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大高玄殿整体院落坐北朝南,共分五进院落,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文物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沿中轴由南往北依次为南牌楼、两重绿琉璃仿木结构券洞式大门、大高玄门、大高玄殿、九天万法雷坛、乾元阁(坤贞宇)等,其左右各布置有配殿、钟鼓楼及值房等建筑。
大高玄殿坐落于神武门外、毗邻紫禁城西北角,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是明、清两代皇家御用的道教宫观。图为正在修缮中的一栋古建筑。 中国网 苏向东 摄
据悉,修缮保护后的大高玄殿古建筑群,将变身为集小规模文物展览、数字博物馆、露天文化广场为一身的故宫新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