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吸猫,你也能走上人生巅峰
何以解忧
唯有吸猫
真正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读过什么书,买过什么珠宝。
因为她有猫,所以没有自卑感。
朋友小A买了一只猫咪,带回来的时候发了张朋友圈:
下面一群人嗷嗷地叫:祖宗,求多发几张图吧。
猫咪伸懒腰,猫咪眯眼,猫咪蹭过来摇尾巴……我的日常自此变成问候小A家的猫咪,顺便问候小A。
上班的时候,两眼朦胧,凑过去看一眼保存的猫片,舔屏一番……瞬间武松附身。嘿嘿呀嘿哟~我的景阳冈呢?嘿嘿嘿~我的三大斤熟牛肉呢!
如果你还不懂这种小萌物,你可要乖乖坐好,来,张嘴,请吃下这颗“大力丸”。
上周,网红猫“楼楼”去世。
你不混猫圈,可能不知道“楼楼”是谁,可是微博热搜上14万人转发,8万人评论。十里……长街送行?巨大的流量让你无法忽视。
而你的表情包里也一定有他的位置。
被催婚时,你会用
表白时,你会用
撒娇时,你会用
鬼畜
无数网友对此表示:痛心疾首。
恨不得早日识得猫面,日日与猫笙箫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人类甘心作为铲屎官的历史绝不是刚刚兴起。
早在公元前1400的古埃及,猫被封为神明。在尼罗河畔的古埃及寺庙的壁画中,画有一种带斑点的猫的形象。
炯炯有神.jpg
这种猫从非洲野猫过渡而来,头部有个M形的花纹,比现在的家猫要大,四肢长而尾短,头小。擅长捕捉老鼠。
对猫的崇拜直接体现在神明中,埃及的守护女神贝斯特就是猫首女人身,她的形象常常出现在皇室建筑中,身穿条纹紧身礼袍,并常常携带象征神性的器物。
猫作为神明的象征被精心豢养在寺庙或家庭中,死后会被制成木乃伊,厚葬。
而中国人养猫大约是从公元四世纪开始。这得来不易的宠物漂洋过海,从埃及到意大利等欧洲地区,再辗转来到亚洲。
南北朝从西亚引进了猫,到了唐,猫进入民间。可惜,数量太少。
宋元以后,猫成功进入文艺圈,变得生动起来。
猫儿玩闹是“雪猫戏扑风花影”。
宠起自家猫来,也是绝不手软。“溪鱼不惜朝朝买,赢得书斋夜太平。”
宋李迪《狸奴蜻蜓图》
聊猫,不能不提日漫《夏目友人帐》的喵咪老师(一种被封印的妖怪,长一幅猫样)。
日本本来没有猫。
公元6世纪中期唐朝僧人带来的猫传入日本,被日本天皇赐名为“唐猫”。
从赐名开始,猫在日本就备受皇室的宠爱,江户时期(1615-1868年)的猫更是可爱。
浮世绘中多有美人与猫的主题绘画,温婉与灵动,一静一动在纸上跳脱。
浮世绘画家歌川国芳还善于将猫拟人化,穿上武士服,丝毫没有违和感。
如今穿成武士的猫咪已经从纸上走到现实,想想都觉得有趣。
在日本乌取县,有一家名为Kandaya的旅游礼品店,因专门为猫打造专属武士装扮引得游客慕名前来,猫猫们因为可爱的武士扮相收获好评的同时还成为了日本文化传播的使者。
▷▷▷
有一大批年轻人,每天闲下来的时候,赶紧跑到看up主视频下,干嘛?
打卡吸猫!
吸猫,大概就是把脸埋在猫的肚皮里,这不亚于把脸埋在小姐姐又软又香的胸前,毛绒绒的触感,此刻深吸一口,极有可能被倨傲的主子一掌拍开。
被主子软乎乎的爪子拍开的感觉,你啧啧地笑了:欲擒故纵~
吸这个动作,就足够让人流连忘返。
吸猫,最关键的是你要有猫。
可没猫,这咋整?
大部分年轻人没有养猫,无所不能的互联网直播并不妨碍他们去吸猫,隔着屏幕,软软的粉色肉垫能戳到千里之外的人心里。年轻人对着手机痴迷,嘿嘿嘿~抱住不放。
通过屏幕内的那个人的手,似乎你真的也在撸猫,吸猫。
猫咪的这种表情,喵喵的叫声,如果此时的你还有什么梦想的话,那就是看一眼猫,就够了。
非要问为什么的话?
萌即正义。
当某网红为了求粉去买热点,而自带萌点的宠物撒个欢儿站着就把钱挣了。
毕竟年轻人嘛,每天工作这么忙,一不能跟小学生抢王者荣耀,(本来就抢不过这种话我会乱说?)二不好跟楼下大妈一起去跳广场舞,没点精神需求,怎么能行呢?
@招财出镜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喜欢什么样的猫。
你是个大圆脸盘子,你喜欢带着16:16正方形的大脸盘子的猫咪。
你是个孙红雷粉,这不,有个猫就长得像孙红雷。
你每天丧得像狗,就喜欢自带丧气满满的狗。
你还别说,看一眼,心情都放飞了,人生都圆满了。
朋友圈小A今日更新:养猫千日,用猫一时,终于到了能用猫暖脚的季节了。
我点了个赞,从脚底也传来一丝暖意。
@招财出镜
来关注纯素
毕竟这世上
有趣的妞儿,可爱的爷们
不止你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