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初中学的“一元一次方程”有啥必然的联系吗?
现在的F1,速度激情,光鲜亮丽,号称人类最顶尖汽车赛事,但是几十年以前的第一次汽车比赛,它还仅仅是一项“滑稽的小众聚会”。
时间拨回到19世纪末,汽车被发明出来后的几年,一小撮“开明”的贵族老爷和有钱人们玩够了赛马、打猎等日常游戏之后,开始把目光转向汽车这一领域。
那时的汽车还未成熟,本质上还是一堆钢管、四个轮子、一台发动机以及邦邦硬的椅子组成的铁疙瘩,这种出行工具在速度和舒适度上,都无法和他们华美的马车相比。
但他们还是很喜欢,因为汽车够酷,够时髦,还能显得主人很有钱——那时一台车可比二环一套房金贵多了。
并且既然大家都有车了,那就比比谁的车更好呗?这也就成了汽车赛事最初的起因。1894年,世界上第一场汽车比赛——
Petit报纸杯无马马车比赛正式开赛,从法国里昂到巴黎,126公里,第一名用时6小时48分钟,平均时速19公里/小时。
随后,汽车俱乐部应运而生,每个国家、俱乐部的赛事规则、标准上都不同,一个俱乐部也只有那么几个好基友玩儿。为了增加竞赛乐趣,也为了扩大圈子,几大俱乐部联合起来,在巴黎筹建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这一年是1904年。
新事物的成长总伴随着无序、混乱、野蛮生长,赛车也是如此。FIA显然不能让赛事继续混乱下去,开始着手制定规则。
为了让汽车间的竞争更有针对性,也为了让参与人员更安全,F1试着从车重、油耗、气缸半径等效果把赛车分类,但效果都不理想。1907-1939年之间,他们一直都在尝试不停的方案,这可真让人头疼。二战爆发,赛事一度关停。
二战结束,1946年,赛车的狂热粉们再度聚首,打算指定一套全新的锦标赛,选择了用气缸容量来区分组别。并且取了个名字,叫Formula(方程式)。
所谓方程式就是有具体的限制和标准,跟咱们学的“方程”并没有啥联系。想来这里玩儿赛车,就必须按照这些标准,否则免谈,霸不霸道?
这个锦标赛的方案整整讨论了三年,终于在1949年正式面世,比赛规定,参赛汽车可以使用1.5升的增压发动机,或者4.5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它在FIA举办的Formula比赛中级别最高,所以命名为Formula One,就是咱们所说的F1了。
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兴趣和人民币,也可以自己举办比赛、制定比赛规则、赛车规格,比如可以命名为Formula神经哥、Formula大中国等,只要你喜欢。
不管叫什么,第一届F1比赛——英国大奖赛总算是正式举办了:
时间:1950年
地点:英国银石赛道
冠军:意大利车手Giuseppe Farina
冠军车队:阿尔法-罗密欧
在随后的一年里,F1 1950赛季又进行了6站比赛,分别是摩纳哥大奖赛、印第安纳波利斯500、瑞士大奖赛、比利时大奖赛、法国大奖赛、意大利大奖赛,共有29支车队,70位车手参加,车手总冠军依然是意大利车手Giuseppe Farina。
从此之后,在F1锦标赛的大奖下,世界汽车赛事开启了新篇章~
未完待续~
勒芒24小时耐力赛PK中国100小时耐力赛
我们买了台全球仅5辆的TCR战车
高清套图来袭:来看我们那台全球仅5辆的TCR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