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在阿富汗竟然被打的全军覆没,为何帝国坟场有如此威力?

军事编辑部GO 2018/12/2509:45 显示图片

近代史上的“帝国坟场”阿富汗,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帝国,却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故事。我们今天要讲述的电影《第九连》,就是发生在苏军入侵阿富汗时期的故事。

第九连的“惩戒”故事

1988年1月7日-8日,苏军第40集团军345独立空降团3营9连,被派往扼守控制加德兹-霍斯特公路的3234高地。在长达12小时的时间中,他们仅凭39人连续打退了反政府武装“黑色支队”300余人的12次进攻。他们中6人阵亡、28人负伤,到弹尽粮绝时依然在坚守阵地。


胸前挂着勋章、表情严肃的苏军士兵,他们跑到千里之外的阿富汗打了一场无谓的战争,而他们所效忠的国家则在战争结束的两年后烟消云散

这个“英雄九连”就是我们本期电影《第九连》的原型。电影于2005年被搬上银幕,一度成为俄罗斯军人的精神标志。由于这个连的新兵基本都是由各个阶层的“问题青年”组成,所以也被称作“惩戒连”。然而,这个连在阿富汗战争中却是出英雄最多的一个连队。


345空降团9连官兵合影(真实)



苏军的“惩戒部队”

论及第九连的“惩戒”二字,最早可追溯到二战。面对兵临城下的德军,全力奋战的苏联兵力消耗巨大,出现了“兵员荒”。终于在1943年8月29日,苏军颁布修改后的第227号命令:允许1937年之后被流放到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等地区集中营的劳改犯参军,“以洗清对祖国犯下的罪行”。后来还把范围扩大到了“逃兵”等问题军人身上,这便是惩戒部队的由来。


俄罗斯剧《惩戒营》表现了惩戒营从成立到,战斗等等桥段。上图为剧中从囚犯中征召士兵

据1956年苏联内务部统计,总计有130多万名劳改犯和“问题军人”被送上前线。而这些惩戒营的编制远比常规的步兵营更大,排可能有50人,连有300人,营可能有850人。由于他们经常被派往最危险的战场,所以惩戒营的士兵死亡率很高。但前有侵略者,后又将功赎罪的机会,所以惩戒营也有众多英雄涌现。


俄罗斯纪念网站上关于惩戒部队的介绍,空军、装甲兵都有惩戒部队

“第九连”的问题青年

到了七、八十年代,“惩戒”的概念一定程度上留存了下来,但对象转向了那些“问题青年”。“第九连”中正是这样,其中的新兵正是有一群“刺儿头”组成的。他们从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应征入伍,到训练基地接受特种培训,然后拉到前线直面残酷的战争。这些新兵面对战争、面对死亡迅速成长,成为可以守护国家的硬汉。


关于问题青年参军前▲和参军后▼的对比




结局当“第九连”守住阵地,向上级汇报“大部队可以安全通过”时,却得知“早就宣布撤退命令”了,还责问他们为什么不与上级联络,但事实是第九连从未接到任何通知。他们做出的牺牲,与苏联入侵阿富汗一样,都是一场无谓的战争...


留下的是与战友在一起的美好记忆,带走的是失去战友的惨痛回忆

《第九连》的问世,恰与现今俄国社会的心理状态共鸣。普京治理下的俄罗斯国力有所恢复,俄罗斯青年人对歌颂俄国硬汉精神的影片情有独钟。而中年人则反思阿富汗战争的历史教训,和苏联解体那不堪回首的往事。总之,这部电影反应的太多太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惟有身临其境方能得出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