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提起杭州的寺庙,很多人都会想起飞来峰下的灵隐寺。然而和灵隐寺相隔仅仅300米的邻居永福寺,却少有人知,显得冷清许多。
1600多年前,不远万里来到杭州的印度高僧慧理禅师,发愿要在飞来峰下兴修十座须弥道场,永福寺就名列其中。与传统佛寺不同,永福寺不设立供奉香烛的烛台,因此少了许多香客和善男信女,多了一份自然纯真。
有人说,永福寺是“杭州最美寺庙”。依山而建的永福寺,山即是寺,寺即是山,寺庙和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最奇妙的是,永福寺有自己的茶园。诵经参禅之余,僧人们自己采茶,炒茶,坐在竹林里弹琴品茗,修身养性。
自古以来,永福寺都有个名号:“钱塘第一福地”。在南宋时期,这里一直都是皇家的内庭功德院,是皇亲国戚的礼佛之地。宋度宗的母亲就曾长期驾临永福寺,死后也葬在这一片福地。
历史上著名的心越禅师是永福寺的一位传奇高僧。清朝康熙十五年,心越禅师东渡日本传播佛法,先后在长崎兴福寺、大阪万福寺和水户天德寺主持佛事。公元1695年,57岁高龄的心越禅师在日本圆寂,被奉为日本曹洞宗寿昌派的开山祖师。
除了弘扬佛法之外,心越禅师还向日本传播了书画和篆刻艺术,复兴琴道,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位划时代的重要人物,被日本奉为“篆刻之父”和“近代琴学之祖”。近年来,日本画界、音乐界、宗教界人士纷纷来永福寺寻根访祖。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千年古刹的永福寺,不像邻居灵隐寺一样,进庙门还要单独再买一次门票。只要游客买票进入灵隐景区之后,就能免费参观古刹。灵隐寺的门槛都快被踩破,而邻居永福寺却依旧“鸟鸣庭院静,鱼游皱春池”,或许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