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学者、考古爱好者齐聚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遗址,探访远古人类遗迹,感受“东方人类故乡”的神秘色彩。泥河湾遗址群分布在河北省阳原县,位于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27公里的桑干河两岸区域内,因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旧石器遗迹而闻名于世。考古工作者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在泥河湾区域周边2000平方公里内,发现200余处早期人类遗址,其中40处达百万年以上。并发现了数万件打制石器,并出土了猛犸象、剑齿虎、犀牛等动物的残古和牙齿。图为马圈沟遗址,该遗址是东北亚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址,同时也是东亚乃至全世界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 张帆 摄
河湾油房遗址。 张帆 摄
泥河湾远古“东方人类”雕塑头像。
张帆 摄
在马圈沟遗址,一些当地村民配合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发掘这个遗址。 张帆 摄
泥河湾遗址群几乎记录了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发展演变的全部过程,美国考古学家布朗用古地磁测定其年代为早于距今180万年,可能达到200万年。图为距今130万年前的地层切面,据河北省文物专家介绍,越往下年代越久远,每往上1米就是跨越了一万年。 张帆 摄
从地质切面可以看出,泥河湾遗址群的地层组成丰富,有的年代有沙土,有的年代有岩石,也表现出地球沧海桑田的无穷变化。 张帆 摄
挖掘出猛犸象化石的地点。 张帆 摄
泥河湾马圈沟正在作业的考古现场,道路非常陡峭,是工作人员用铁锨在斜坡上切出来的,每走一步都要贴着悬崖,疏松的土质台阶,有时候踩下去还会松垮,十分危险。考古工作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发掘出一件又一件极具科研价值的石器。 张帆 摄
泥河湾研究中心。 张帆 摄
泥河湾小长梁的优美景色吸引了很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 张帆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