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什古,2013年4月出生于四川大凉山深处, 因生病无钱医治,于2015年11月6日早夭家中。得年不足3岁。11月9日,家人和乡亲按当地的风俗,安葬阿尔什古。图为11月9日,这是亲友们守着阿尔什古遗体的第四天。如果不是亲人锥心的哭声,你会感觉脸色祥和的他只是在熟睡。 储永志/摄 阿尔什古2013年4月出生在大凉山深处的布拖县火列乡地莫村,这里海拔在2500米左右,村里260户人家依靠种洋芋(土豆)为生。风调雨顺的年景,每家能收入3千至1万元,碰上老天不给力,地里种的东西刚够自己家人吃。 11月8日清晨,亲友们就着炉火,在室外为阿尔什古守夜。阿尔什古家房屋四周全是他家的亲朋好友,他们或三五一堆站着闲聊、或十来成群席地而坐,或就地和衣而眠,等待出殡。 守灵的亲友们站在阿尔什古家的东边山包上晒太阳,守灵是凉山彝族地区丧葬的一大习俗。 这位村里的小女孩金银花与阿尔什古同岁,两人之前经常一起玩。这几天,她常常问大人阿尔什古为什么睡不醒。每天一大早,她都会来到阿尔什古家的窗外,向里面张望昔日的玩伴。 参加出殡的亲友送来现金,阿尔什古的葬礼共花去8000多元,这些钱都是乡亲们每家10元到100元不等、凑份子而来,主要用来购买猪肉、啤酒等食品,供前来送葬的乡亲们食用。 火葬师扛着斧头来到离阿尔什古家两公里外的山头上,整理好火葬仪式需要的柴火,等待吉时到来。凉山彝族传统的丧葬习俗是火葬,规格无统一的标准,视家庭条件以及亲族网络关系的强弱来定。丧葬的流程基本相同,大致可以分为收殓、丧集、守灵、出殡、聚食等程序。 11月9日一大早上,亲友们在小古什家周边的树丛边架起炉灶,烧起开水,加工肉食,准备葬礼后食用。 女人们开始清洗猪、牛内脏。 男人们则忙着剁肉、砍骨头。 一名男子抬着一架刚处理好的排骨。 记账师傅一丝不苟地登记着乡亲们送来的礼金、礼品。今后,阿尔什古家要按照今天登记的数目回礼。 阿尔什古的父亲阿尔什约今年47岁,儿子因为疑似急性肺炎的疾病早夭,他已三个晚上没合眼,9日的凌晨,他趴在灶台边沉沉睡去。 11月9日10点,吉日吉时。要出殡了,亲人们哭声骤然响起,家人为阿尔什古整理遗容。在凉山彝族地区,不管是男是女,不论名望高低尊卑,辞世后家人和邻居都会给死者穿上黑白蓝配套的丧服。为死者合唇瞑目蜷腿,将其两手交叉于胸前,手指轻轻扣拢成拳,并盖上披衫,将遗体侧身放在木制的尸架上。 阿尔什古的遗体被抬出家门,他的外婆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击掌哭唱:“孩子死了妈妈怀里空荡荡,父母手中鸟儿飞上天,孩子是父母心肝,孩子死了父母断裂肝肠。不是鸡母先亡而是鸡蛋先碎;不是老竹先枯而是竹笋”。彝族的丧歌是对死者哀悼的唱词,根据死者的年龄和与死者的不同关系唱出的丧歌内容不同。 一名男子用衣袖抹着眼泪。参加出殡的亲友,无论男女,都哭得声泪俱下。在大凉山深处,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彝族人认为人死是自然规律、正常现象,就像蛇换皮、树换叶一样。 送行的队伍走在山间成了一条长龙。阿尔什古家境贫寒,父亲阿尔什约眼睛残疾,所以阿尔什古的葬礼无法请祭师毕摩念《送魂经》,这成了阿尔什约的一大遗憾。 火葬现场,阿尔什古的姐姐哭得肝肠寸断,他的母亲鲁火么日么一边痛苦,一边挥刀为爱子驱走挡道妖魔、劈开天堂大道。 在众人的哭声中,阿尔什古的遗体被抬到柴火堆上。 亲人们拿着树枝从上引火,很快,火焰就包围了阿尔什古的遗体,家人们被亲友劝离现场。 因为阿尔什古属于早夭的幼童,火葬师在阿尔什古葬台边的树上绑上色彩艳丽的玻璃玩具。 亲友们开始陆续离开阿尔什古的火葬点,只有火葬师留在现场,直至灰尽。 送葬回来,在阿尔什古家东面的山包上,亲友、村邻们聚集在一起,等候开宴、聚食。 一位老人拿着脸盆来,等候分煮熟的肉食。 人们围坐在一起,分食熟肉和蛋饼。 聚食结束,阿尔什古的葬礼也随之结束了。村民们三三两两陆续散去。 阿尔什古的亲人们蹲在屋内进餐。 冬日暖阳中,阿尔什古的童车静静停在院落一角,随着时光流逝,昔日的小玩伴也会慢慢淡忘曾经的阿尔什古吧。